利率下行国债又成香饽饽 储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火爆
2024年06月11日 00:37
来源: 第一财经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利率下行周期,国债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考虑的投资理财选项。6月10日端午节当天,2024年第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和2024年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正式发售,不少银行在上午开售后手机银行渠道额度很快被抢购一空,不过柜台额度情况有所差异。

  根据财政部6月5日披露信息,第三期国债和第四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合计500亿元。其中,第三期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四期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5%,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上述两期国债发行期均为2024年6月10日至6月19日,2024年6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

  储蓄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中电子式储蓄国债的认购渠道包括各大银行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根据财政部披露信息,2024~2026年储蓄国债40家承销团成员中,包括6家国有大行、10家股份行,以及24家城农商行。其中,包括六大行在内的16家银行同时开办了储蓄国债(电子式)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销售业务,16家在柜台之外开通了网上银行销售业务,其余8家银行则未开通线上渠道。

  10日上午,第一财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多家银行咨询了解到,上述两期储蓄国债依然销售火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手机银行渠道均显示已售罄。不过从网点柜台额度来看,各家情况有所不同,有银行工作人员称5年期国债销售更为抢手。

  工商银行北京一网点工作人员表示,柜台额度需要客户自行前往购买时由工作人员“试一试”才可知道是否有剩余额度;建设银行北京部分网点工作人员称3年期、5年期品种储蓄国债均还有余额可购买,但因为假期原因当日购买仅限8:30~15:00;北京银行北京一网点工作人员则表示,该行储蓄国债线下与线上额度同步,若手机银行显示售罄则柜台也同样没有可购买额度,不过该行客户经理表示额度可能还会有变化。

  截至10日14:00前,未开通手机银行渠道的浙商银行客服人员表示,该行上述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网银剩余额度分别在800万元、200万元左右。

  从工作人员介绍来看,各银行对不同渠道的额度分配规则有所差异,有大行工作人员表示不同渠道额度独立,手机银行额度相对柜面较小。从财政部披露的承销团成员初始基本代销额度比例来看,此次两期储蓄国债国有大行仍是承销主力,额度比例合计接近八成,另有招商银行、北京农商行代销额度比例在2%以上,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江苏银行、青岛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等代销额度比例在1%以上。

  根据财政部及央行要求,4月10日,网银成员通过网上银行代销两期国债的额度上限为其当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的40%,手机银行试点成员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代销两期国债的额度上限合计为其当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的40%;4月11日至4月19日,网银成员和手机银行试点成员在其取得的代销额度内合理分配各渠道额度比例。这也意味着,进入发行期第二天后,各银行不同渠道的额度剩余情况还可能发生变化。

  储蓄国债因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变现灵活、投资门槛低,以及较大型银行普通定存的小幅利率优势,“秒光”“日光”的抢购现象不算新鲜,尤其受到追求稳健收益的中老年群体喜欢。进入利率下行周期尤其随着存款利率多轮调整,想要通过长期、稳定理财产品锁定收益的投资者增多。

  从利率走势来看,尽管储蓄国债的发行利率一路走低,但相比国有大行、股份行的同期限定存主流利率仍有优势。上述2024年第三期、第四期电子式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分别与4月发行的第一期、第二期的水平持平,但相比去年10月发行的第九期、第十期储蓄国债利率均已下行了25BP,当时3年期、5年期品种票面利率分别为2.63%、2.75%。

  2022年8月以来,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票面年利率累计下滑82BP、87BP。同期,国有大行存款利率经历多轮集体下调,其中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分别累计下降了80BP、75BP。

  按照大行最新挂牌利率和主流执行利率来看,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分别为1.95%、2%,执行利率最高可上浮至2.35%左右(不包括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部分股份行最高还可上浮至2.65%左右,3年期与5年期利率倒挂已不罕见。相比之下,中小银行利率调整更为滞后且节奏差异较大,主流存款利率水平仍优于大行和股份行。

  在购买条件和限制方面,储蓄国债(电子式)在发行期内按面值向个人发行,100元起购,单一个人国债二级托管账户购买每期国债不得超过300万元。该债券不可流通转让,可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兑取、质押贷款和非交易过户。

  值得注意的是,储蓄国债持有期限不同,也会导致收益较大差异。上述第三期和第四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从发行首日开始计息,投资者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四期国债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

  事实上,被抢购的不仅是储蓄国债,记账式国债也较以往更为火爆。以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例,目前已发行的2024年第一期(30年期)和第二期(2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利率分别为2.57%、2.49%,少部分面向个人销售的银行额度同样出现“日光”现象。

  6月11日,上周五第一次续发行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将进入分销阶段,记者从浙商银行客服人员处了解到,该行将继续参与该券种的续发销售,已在招标日即6月7日接到相关通知;招商银行客服人员则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最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销售通知,按照前两次经验一般会提前两三天通知。

  此外,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将于6月14日招标发行,招标结束至2024年6月17日进行分销,6月19日起上市交易。该债券招标面值总额350亿元,是首只50年期特别国债。

  需要注意的是,国债首发与续发存在一定差异。浙商银行理财客服人员提示,此次续发国债的认购价是根据6月7日财政部招标结果确定,反映了本期债券已发行天数应计利息及市场利率的波动,因此认购价与首发价不一致,为溢价发行,发行价格高于债券面值100元。

  根据财政部公告,本次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续发行450亿元,实际续发行面值金额450亿元,起息时间、票面利率等要素均与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相同,即起息日为2024年5月20日,票面利率为2.57%,按半年付息,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但该债券经招标确定的续发行价格为100.95元,折合年收益率为2.53%。本次国债续发行部分从招标结束后至6月11日进行分销,从6月13日起与原发行部分400亿元合并上市交易。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利率下行国债又成香饽饽,储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火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