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热度攀升 百家公司排队冲刺IPO
2024年06月01日 02:43
作者: 郭婧婷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在A股上市审核趋严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着手绕道港股IPO。

  在A股上市审核趋严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着手绕道港股IPO。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0日,有168家企业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今年春节之后三个月,A股没有IPO公司接受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

  与A股情景不同,港股最近热闹非凡。今年以来,香港新股市场持续放缓,自3月份开始回暖。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30日,年内已有20家企业上市。记者查询港交所网站获悉,目前有100家企业在港交所发布招股书,内地企业是主力军,曹操出行、蜜雪冰城、地平线 、卓正医疗、毛戈平、沪上阿姨、嘀嗒出行赫然在列。其中,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等多家企业从A股转战港股。

  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内地企业转道选择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是A股IPO监管从高从严和企业国际化需求。A股市场IPO阶段性收紧,审核更加严格,导致一些企业难以在A股市场上市。而港股市场对企业上市的要求相对宽松,例如允许未盈利的科技公司上市。相较于A股市场,港股市场在某些行业或领域可能给予企业更高的估值。同时,香港市场历史悠久,国际投资者众多,市场成熟度更高,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国际知名度,促进国际化发展。

  “到香港IPO增多的主要因素还是A股通道事实性暂停。转道香港对内地企业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对香港市场而言,由于估值和流动性表现都不好,也难有实质提升。”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分析企业绕道港股上市的原因。

  多家企业转战港股IPO

  去年6月以来,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公开表态,监管都在透露出一个信号,即严把上市准入关。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在官网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以下简称“827新政”)打头阵,提出“阶段性收紧IPO与再融资节奏”。

  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密集发布4项政策文件,包括IPO监管8条、上市公司18条、券商公募发展25条以及证监会“三个过硬”建设意见。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6日交易所上市委审议IPO,到5月16日恢复审议,中间三个月没有安排IPO企业上会。记者查询Wind获悉,今年以来,29家企业成功IPO,去年同期上市125家,同比下滑76.8%。另一组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有168家企业主动撤单IPO。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IPO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回顾与前景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A股市场将会有大约115—155只新股上市,合计融资1390亿—1660亿元。

  在A股IPO收紧的情形下,多家内地企业转战港股。

  早在2022年9月,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冰城”)就向A股递交招股书,一方面,由于过于依赖加盟店被市场质疑,另一方面,由于2023年2月,注册制正式落地,受IPO收紧政策影响,其无缘A股资本市场。今年1月2日,港交所文件显示,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4月下旬,港股持续飙涨,“五一”节后更是迎来“开门红”,期间香港股市的总市值增长超4万亿港元。如果从4月22日算起,恒生指数以10连涨创下了2018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上涨纪录。

  港交所CEO陈翊庭日前参加公开活动时表示: 尽管恒生指数从年初低位累计反弹4000点,但目前宣告港股反弹胜利为时尚早,投资气氛较年初有显著改善。

  陈翊庭透露,年初至今香港约20家新股上市,规模较小。港交所手头上有约100个有效申请,期待在息口预期向下及投资气氛改善的情况下,有利于“不错的交易”完成上市。此外,针对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运算等新兴高科技企业,港交所已制定上市规则,便于这些企业集资。

  5月28日,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何耀东表示,香港股市近期吸引了对冲基金的买入行为。他表示,恒生指数经历反弹,市场未出现大规模获利了结现象,表明投资者资金倾向于留在市场中。

  截至5月30日,Wind数据显示,有100家企业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在已递表的企业中,记者看到沪上阿姨、毛戈平,也有地平线、云知声、英矽智能等独角兽企业,更有美的集团在内的大公司的身影。整体来看,内地企业是主力军,赴港上市潮真的要来了吗?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记者,赴港上市热潮确实有可能会再起。目前有100家企业排队上市,且证监会发布了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措施,这为赴港上市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吸引力。此外,港股市场的表现也较为强劲,这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更多的信心和条件。

  “这得益于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特别是南下资金的大幅增长;政策利好和事件性因素的催化,如证监会发布的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港股市场的估值优势,吸引了长线资金进行高低切换。”田利辉进一步表示,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仍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转道港股也非“一劳永逸”,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一方面可以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香港金融平台,实现其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树立其品牌的国际形象。但应注意,港股没有固定的涨跌幅限制,一旦上市公司出现负面舆情、利空或者营收净利不佳等情况,股价很可能快速出现大幅下跌。

  香港业务或成新增长点

  A股IPO阶段性收紧,使得券商投行业务业绩下降。近期,上市券商发布一季度报告,投行业务方面,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19家已披露业绩的券商一季度投行业务净收入23.36亿元,同比下滑47.92%。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8.69亿元、4.13亿元、2.26亿元,同比下滑56.11%、54.37%、43.34%。

  券商投行如何熬过寒冬?受访人士认为,跨境融资市场或成为投行业务的有益补充。

  另据记者了解,去年“827新政”后,考虑到IPO收紧态势,一些券商开始布局香港业务,劝说无法在A股上市的企业转道港股。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赵然团队表示,随着监管进一步推动投资端改革,加强布局海外、转型综合财富管理服务等成为许多券商布局方向。

  沈萌认为,在A股投行业务收入减少时,(证券公司)力争用港股投行业务收入弥补。

  近几年,港股IPO市场跌宕起伏。Wind数据显示,2018—2021年是港股IPO大年,募集金额为别为2880亿元、3168亿元、4001亿元、3339亿元,上市数量分别为585家、480家、556家、580家。2021年之后,募集金额和上市数量仍然下滑。如今,港交所又出现百家排队上市的景象。

  记者查询港交所网站了解到,截至5月30 日,今年已有20家上市。从保荐上市数量来看,其中8家独家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香港”),市场份额为40%;广发证券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融资”)承保一家上市,市场份额为5%。

  但从承销规模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中金香港股权承销规模位居港股第一,合计募资30.53亿港元,市占率高达33.27%,广发融资承销规模6.9亿港元,位列港股第二。

  广发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在境外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该公司主要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融资开展相关业务。报告期内,广发融资完成主承销(含 IPO、GDR、再融资及债券发行)、财务顾问等项目47 个。

  中金公司2023年提到,该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 IPO 项目 20 单,完成极兔速递香港 IPO、途虎养车港股 IPO、第四范式港股 IPO 等项目,主承销规模 12.18 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

  在田利辉看来,投行布局港股的内在考虑包括打造一流投行的新要求和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盈利增长点。港股市场的成熟度和国际化程度较高,为投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需求增加,投行可以通过提供相关服务获得更多业务机会。此外,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较好,有利于投行进行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

  4月,正值内地与中国香港股市互联互通十周年,中国证监会再派发政策“大礼包”,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ETF合格范围、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优化基金互认、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还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长期来看,香港仍是内地中资企业特别是新经济行业上市融资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也是连通国际资本和中国资产的纽带。

  赴港上市对内地企业和香港市场有哪些作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赴港上市可以借助港股市场,进一步拓宽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吸引优质国际资本助力内地企业发展,并对接全球市场规则体系,提升上市企业治理能力。尤其是将助力我国亟待技术创新的产业领域,持续推进我国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香港市场来说,赴港上市可带来港股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尤其是通过促进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引入更多境内外资金入市,持续提升港股市场投资吸引力,并优化制度供给,巩固提升香港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赴港上市热度攀升 百家公司排队冲刺IPO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