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茅”大利空:通策医疗一个月内两遭监管警示
2024年05月25日 03:50
作者: 张悦 曹学平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牙茅”大利空:通策医疗一个月内两遭监管警示】5月24日,由于未在2023年半年报、2023年年报中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情况,通策医疗(600763.SH)公告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K图 600763_0

  5月24日,由于未在2023年半年报、2023年年报中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情况,通策医疗(600763.SH)公告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以下简称“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这距离通策医疗上一次公告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刚刚过去一周。

  一周前,通策医疗公告,浙江证监局对通策医疗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吕建明出具警示函。此外,上交所对通策医疗、吕建明、关联方浙江通策眼科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眼科投资”)等予以监管警示。

  根据公告,通策医疗于2019年至2020年8月期间向眼科投资提供了1.12亿元财务资助款。2023年3月,通策医疗公告的眼科投资还款进展显示,眼科投资将于2023年12月31日前全部归还资助款。不过,相关款项直至2024年4月8日才被归还。

  就眼科投资相关情况以及公司经营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致电通策医疗,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财务资助频频

  5月24日披露的公告所涉及的违规情况,是通策医疗将杭州天使口腔诊所有限公司、北京三叶风尚口腔诊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给关联方,但未在股权转让交易完成前,解决通策医疗对上述两标的提供的借款,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此外,通策医疗未在2023年半年报、2023年年报中披露上述情况。此前,上交所也对涉及的相关公司和人员予以监管警示。

  实际上,通策医疗的布局并不仅仅局限在口腔领域,在眼科方面也谋划了多年。眼科投资成立于2017年,当年10月,通策医疗拟以1亿元的价格获得眼科投资20%股权。眼科投资总投资规模初步定为18亿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其余13亿元将由股东按比例提供股东借款或者通过眼科投资公司平台进行融资筹集。预计通策医疗将继续投入资金2.6亿元。投资金额将用于浙江广济眼科医院的建设。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年底,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同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托管浙江广济眼科医院作为医院眼科中心。通策医疗2022年年报显示,通策医疗已完成投入2.6亿元,眼科医院已经投入使用。第一笔财务资助6000万元已被归还,眼科投资将于2023年年内将通策医疗向眼科投资提供的财务资助全部归还。

  不过,眼科投资也令通策医疗多次进入监管部门视野。

  2022年8月,通策医疗和吕建明等便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公告显示,通策医疗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财务资助及投资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的情况。

  公告显示,根据2017年12月9日通策医疗披露的《关于向银行融资并签署〈浙江通策眼科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融资方案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相关方将按照持股比例提供财务资助。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关联方在2018—2020年期间未同比例提供财务资助,其他股东截至检查日未提供财务资助。财务资助实际情况与公告披露不符。

  根据2022年9月通策医疗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2018—2020年部分差异主要系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对出资过程中的认定口径、出资时间的问题认识不足。经向眼科投资核实,眼科投资在使用资助款时,严格按照内部资金规划及相关协议的付款进度,合理使用上述资金,并未出现相关资金违规流向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情况。

  此外,上述问询函回复显示,通策医疗就眼科投资1亿元的股权出资已收回3041.80万元的投资收益,向眼科投资提供的2.6亿元财务资助在2018—2021年期间已收到资金利息4559.48万元。

  2023年11月,通策医疗公告受让第三方小股东童志鸿转让的眼科投资的6%股权,协议价格为1.2亿元。公告显示,公司基于眼科医院项目已完成培育并考虑眼科项目未来的增长空间及预期,意向行使参股公司优先受让权。交易后,通策医疗及吕建明分别持有眼科投资24%、27%股权。2022年眼科投资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净利润1.36亿元。

  不过,在归还资助款一事上,眼科投资和吕建明未能如期履行承诺。2024年1月,通策医疗公告,眼科投资将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归还财务资助款,如2024年一季度末未归还,吕建明将代为履行归还义务。2024年4月2日,通策医疗公告眼科投资预计将在2024年4月15日前归还财务资助款及利息。

  浙江证监局认为,眼科投资未能按照公告的还款计划及时归还财务资助款,吕建明在眼科投资未能按承诺时限归还时没有代为履行归还义务,眼科投资、吕建明的上述行为构成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及其相关方承诺》(证监会公告〔2022〕16 号)第十五条所述情形,根据相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眼科投资、吕建明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口腔医疗服务是通策医疗主业。借壳上市后,通策医疗逐渐成为国内口腔医疗服务龙头,目前,通策医疗旗下共有84家医疗机构和2133名医生,营业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开设牙椅3000台。

  吕建明此前在社交平台颇为活跃。2023年4月18日,通策医疗公告,王毅担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原董事长吕建明退居二线。

  此前,通策医疗分别在省内和省外进行了扩张。浙江省内的杭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口腔医院集团城西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宁波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是通策医疗的主要收入来源。华泰证券研报显示,通策医疗于2018年年底正式启动“蒲公英计划”,旨在进一步渗透下沉到省内主要基层市场。蒲公英医院具备投入小、培育期短、盈利能力强等特点。

  除了通过“总院+分院+蒲公英计划”在省内逐步下沉,通策医疗还在省外进行拓展。通策医疗曾在武汉、西安、重庆、成都建立了4家大型口腔医院,而2023年年报显示,通策医疗已关掉了重庆、成都2家房租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三级口腔医院。部分市场投资者也曾一度认为公司省外扩张取得的效果不佳。

  近年来,通策医疗也面临着股价和业绩的双重压力。

  种植牙集采相关消息一度牵动市场神经。在此期间,通策医疗股价曾多次出现波动。目前,通策医疗市值约200亿元,较市值高点蒸发了上千亿元。2022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2023年4月,种植牙集采全面落地。

  通策医疗的营收在2020年突破20亿元,在2021年达到27.81亿元,2021年净利润为7.03亿元。2022年,通策医疗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利润双降,营收和利润分别为27.19亿元、5.48亿元。2023年在营收增长的同时,通策医疗净利润继续出现下滑。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约5亿元,同比减少8.72%。目前,浙江省内营业收入依然是通策医疗主要的营收来源,2023年浙江省内营收25.68亿元,省外营收2.64亿元。

  2023年,通策医疗口腔医疗门诊量达到335.33万人次。根据年报,2023年通策医疗向患者推出低价种植业务并调整种植牙收费体系。2022年,通策旗下医院种植3.6万多颗种植牙。2023年,通策医疗种植量达5.3万多颗,同比增长47%。不过在收入方面,2022年种植收入4.48亿元、占营收比重17%,2023年种植收入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5%。2023年,通策医疗种植、正畸、儿科、修复、大综合业务占比分别为17.81%、18.56%、18.58%、16.94% 、28.11%。

  在利润率方面,2020—2022年,通策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45%、46%、41%;净利率分别为26.1%、28.27%、22.65%。2023年,通策医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为近年最低,分别为39%和20.32%。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牙茅”大利空:通策医疗一个月内两遭监管警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