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实现“1+1>2”才是根本
2024年05月25日 00:01
来源: 金融投资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券商并购实现“1+1>2”才是根本】1+1>2的效应,即两家券商业务能否实现互补、人才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市场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能否提高、盈利能力能否得到提升等。前些年,不少上市公司在完成并购后,并没有实现1+1>2的效应,反而由于并购标的盈利能力不足、高商誉等对上市公司形成拖累。

  1+1>2的效应,即两家券商业务能否实现互补、人才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市场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能否提高、盈利能力能否得到提升等。前些年,不少上市公司在完成并购后,并没有实现1+1>2的效应,反而由于并购标的盈利能力不足、高商誉等对上市公司形成拖累。■ 曹中铭

  日前,国联证券发布公告称,拟以11.31元/股的价格,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民生证券100%的股份,并募集不超过20亿元的配套资金用于发展民生证券业务。这是近年来又一家券商间的并购案例。个人以为,券商行业并购潮起,能够实现1+1>2才是根本。

  此次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采取了此前众多上市公司通常采用的“发行股份+定增募资”的模式。这对于国联证券以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而言,当然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一次并购,就能将股份与募资全部“收入”囊中。

  目前全球知名投行,如高盛、大摩、小摩等都属于美国投行,这几家投行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手握话语权与定价权。国内许多大型企业在境外上市,大都聘请这些大投行做财务顾问或承销机构。甚至在多年前国内几大行进行股改时,也不乏境外投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巨额股份的事件。从侧面讲,这也是境外投行影响力的一种折射。

  多年来,打造国内航母级券商被多次提及。不过,即使是像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等国内头部券商,无论是在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与境外知名大投行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更别提什么全球影响力了。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业特别是券商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外资控股、外资独资券商已开始在券商行业出现,既会加剧券商行业的竞争,也会倒逼国内券商行业做大做强。因此,无论是从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券商行业迎来并购潮也是可期的。

  事实上,为了促进券商行业的发展,打造中国版的航母级券商,监管部门也出台了诸多政策进行支持。比如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中国证监会也表示,将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而就在前不久,中国证监会集中出台《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等四部政策文件,明确支持证券行业并购整合。

  除了政策上的助力外,市场力量也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前,“平安+方正”“太平洋+华创”“浙商+国都”等券商并购案早已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在这几大券商间的并购案中,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笔者认为,国内券商借助于并购做大做强的典型非中信证券莫属。2004年至2020年,中信证券先后开启五次并购,将万通、金通、里昂、广州等券商收入麾下,成功布局山东、浙江、华南等地区,以及弥补海外业务的短板。事实证明,中信证券的并购,对于该券商成为行业“一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此次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个人以为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毕竟,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为国联集团,而且还有政策的助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并购完成后,能否真正实现1+1>2的效应。1+1>2的效应,即两家券商业务能否实现互补、人才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市场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能否提高、盈利能力能否得到提升等。

  前些年,A股上市公司掀起并购潮,但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在完成并购后,并没有实现1+1>2的效应,反而由于并购标的盈利能力不足、高商誉等对上市公司形成拖累。不仅导致上市公司产生巨亏,也常常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暴跌,甚至有上市公司因并购而披“星”戴“帽”。如此并购,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券商并购实现“1+1>2”才是根本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