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影响市场的重要资讯有:全国政协召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三次会议;证监会重磅发声,谈及做空、融券、退市、财务造假等,信息量很大;中信建投证券调整融资融券负债偿还规则;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道指、标普创收盘历史新高;美媒曝美国会禁止五角大楼从6家中企采购电池,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
宏观经济
全国政协19日在京召开2023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王沪宁表示,要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助推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广大政协委员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经济运行规律和舆论传播规律,宣传阐释好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经济政策,全面、辩证、长远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助力提振发展信心,稳定改善社会预期,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2024年1月18—19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北京举行第三次会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财长奈曼共同主持。中国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会。双方就两国货币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金融市场、跨境支付和数据、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全球金融治理等议题以及其他双方重点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会议还听取了技术专家组关于银行业气候压力测试和各自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处置机制的汇报。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19日在京会见中美金融工作组美方代表团。他指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双方应继续用好金融工作组机制,不断积累成果,巩固发展金融领域合作势头。中美金融工作组是为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在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指导下建立的两国金融交流机制。美方代表团此次访华是出席中美金融工作组第三次会议。
金融监管总局: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1月20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商务部:2023年全国吸收外资1.1万亿元人民币 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规模仍处历史高位。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79.2亿元人民币,下降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5%。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人民币,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较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全球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收涨,道指、标普齐创收盘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收涨58.87点,涨幅1.23%,报4839.81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395.19点,涨幅1.05%,报37863.80点。纳指收涨255.32点,涨幅1.70%,报15310.97点。
美媒曝美国会禁止五角大楼从6家中企采购电池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
据美国彭博社、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报道,美国国会已禁止五角大楼采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6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报道称,这项规定是去年12月22日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美国防部将被禁止自2027年10月起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其他4家中国企业采购电池。
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财政部公布2023年11月财政部国际资本(TIC)数据。在市场对美联储2024年降息预期明显升温的背景下,当月海外投资者美债持仓规模多数增加。美国两大海外“债主”——中国和日本美债持仓双双增加。其中,日本11月“增持”美债293亿美元,持仓规模升至11275亿美元;中国结束美债持仓“七连降”,当月美债持仓增长124亿美元至7820亿美元。
金融资本
证监会重磅发声!谈及做空、融券、退市、财务造假等 信息量很大
1月19日,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涉及注册制走深走实、资本市场从严监管、退市制度改革等内容。从新闻发布会内容来看,证监会下一步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依法全面加强从严监管,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将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坚持“应退尽退”。从三方面完善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构建“长牙带刺”立体追责体系等。
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2024年1月修订)》的通知。通知指出,相关股东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减持股份未及时停止交易且未及时披露,违规减持股份数量达到总股本的1%或者金额达到2000万元,情节严重的,本所可以对相关监管对象予以公开谴责。
资金连续借道ETF入市 4只沪深300ETF本周净流入567亿
2800点拉锯战上演,资金借道重要宽基ETF品种入市,市场上规模靠前的4只沪深300ETF本周(1月15-19日)成交量放大,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566.61亿元。具体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周净流入最多,为155.67亿元,嘉实沪深300ETF以149.63亿元次之,易方达沪深30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紧随其后,分别为144.63亿元和116.75亿元。4只沪深300ETF单周资金均净流入均破百亿。
产业经济
“一箱难求”重现?红海危机持续 空箱需求增加 货代航司正抓紧应对
始于2023年12月的胡塞武装连续袭击红海水域船只事件至今仍在持续发酵,且仍未有迹象表明该局势短期内会有所缓解。对此,德国物流巨头DHL首席执行官Tobias Meyer近期发出警告称,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对全球贸易造成的持续干扰,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导致亚洲的集装箱面临短缺。当前是否已经出现空箱短缺?各市场主体对此有何应对?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目前暂未出现明显的缺箱情况,但红海危机倘若持续下去,未来的空箱供应或将吃紧。
预计90亿人次!春运启动在即 航旅市场预热 有旅企出境团报名量超去年“十一”150%
距离2024年春运启幕不到一周,春运出行初现火热。昨日举行的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指出,今年春运期间,人员流动规模将显著超过疫情前水平,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记者在会上获悉,预计今年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总量超18亿人次。自驾出行占全社会人员出行量的比例将达80%。
15家券商率先披露年报 9家净利正增长 有券商实现翻番 自营仍是胜负手
券商年报进入披露季,已有至少15家券商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预报或未经审计财报。15家券商中9家2023年净利增速为正,其中6家券商同比增速超过50%,分别是国盛证券(135.40%)、湘财证券(87.67%)、西南证券(85%至115%)、国都证券(72.09%)、英大证券(63.16%)、申万宏源(50.59%至79.27%)。
公司聚焦
2024年1月20日上午,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中国工商银行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廖林同志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免去陈四清同志的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1月19日,中信建投证券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调整融资融券负债偿还规则的公告。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为加强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自2024年1月22日起,公司将禁止投资者通过融资买入的证券偿还融券合约。提醒广大投资者及时关注负债偿还规则变化,并做好投资安排。
1月15日至1月19日,本所共对106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对“深中华A”“*ST左江”进行重点监控;共对4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4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招商银行1月19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下降1.64%;净利润1466.02亿元,同比增长6.22%;基本每股收益5.63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37.70%,较上年末下降13.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4.14%,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
财经日历
明天(1月22日)A股没有新股上市。下周有1只新股申购,为华阳智能。下周(1月22日至1月26日)有62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当期解禁总市值为287.48亿元,环比-48.50%。1月22日将公布中国至1月22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