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拳头还大的整朵大菊花,今春跃升为盒马商超的“春菜顶流”,一天卖出3000朵,依然供不应求。
三月初,一款来自广东中山小榄产的可食用菊花(“糖心菊”)通过盒马首次进入零售市场,销往40多个城市。定价15.9元/盒的整朵新鲜糖心菊,首日即售罄,上市一周,供货基地的头茬菊花几乎被全国各地盒马用户吃光,复购率位居盒马春菜系列榜首。
“吃花”正从小众尝试演变为潮流饮食文化。
“吃菊文化”走出中山
近日,记者在广州的一家盒马看到,一朵朵比拳头还大的菊花,被精心安放在单独的包装盒内,在春菜专柜非常显眼。正在盒马购买春菜的“90后”小秦向我们展示了她发在社交平台上的糖心菊沙拉照片,卖相非常好。“一朵菊花,加点酸奶或三文鱼、番茄等,就能拌出一盘沙拉。我这次打算再买一朵,用来煮汤喝。”
记者搜索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现,吃菊花正成为这届年轻人以春菜做轻食的“新爆品”,“菊花刺身拌沙拉”“菊花拌肉松”等创意吃法掀起测评热潮。
“我们的这款‘糖心菊’吃起来清、爽、脆、甜,没有一点苦涩味。”区娟花,是中山小榄可食用菊花基地的负责人。她表示,与常见用来泡茶喝的传统菊花不同,这款“糖心菊”专为“吃”而生,经过十年品种改良与种植技术攻关,不仅四季都有产出,还具有花芯糖分集中、脆甜无涩的独特口感,实现药食同源价值。
区娟花以前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基地糖心菊的种植、吃法等内容,希望能把有800多年历史的中山菊花、吃菊花文化广而告之。但她没想到,自己亲手种的糖心菊,在打入盒马的零售供应链后,才真正“火了”。
去年11月,中山市商务局、石岐街道的主要负责人率队赴上海盒马总部成功推介,让可食用菊花成为了盒马今年春菜的新选品之一,可食用菊花也正式走出中山。
“以前只供本地餐饮,订单只有600朵左右,现在盒马给我下的‘任务’是每天五六千朵。”区娟花开心之余,也有不少压力:目前基地研发的反季节食用菊年产36万朵,日产量大约2000朵,供不应求。
对此,区娟花已经规划好了下一步的“扩产计划”。“基地正在抓紧种植第二茬菊花,预计在7月重新来到全国各地‘盒区房’。”
“盒区房”用户吃上“鲜花”
有了供货基地,保证春菜新鲜口感的重任,则交给了盒马成熟的物流仓储链路。基于“产地直采+航空直运+气调保鲜”技术组合优势,今年,盒马进一步升级“产地仓—区域仓—门店”三级网络,新增短保蔬菜的专属冷链仓,实现“采摘即预冷、运输零中转”,让“盒区房”的用户都能吃到新鲜的春菜。中山小榄的这款“糖心菊”,从枝头采摘到用户的餐桌仅需12小时。气调保鲜包装的加入,更让鲜菊的损耗率从传统模式的30%大幅降至8%以下,为农户增收提供保障。
以花入馔,不只是古人的风雅之事。随着春季万物生长,今人也应时而食。新零售商超以其突出的定位和链路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商超抢购时令春菜。
记者留意到,今年三四月份,除了茉莉、玫瑰等常见的鲜花品类,榆钱花、槐花、青瓜花、金雀花也正是上新时节。
从云南大理的水性杨花到广东中山的糖心菊,盒马近年销售的可食用鲜花品类越来越丰富,2025年春季更新增石斛花、棠梨花等10余个品种,春菜系列销量同比上涨70%。据悉,如榆钱和槐花这类北方地区已有饮食传统的春菜,五年前在盒马只能卖1个月,如今经过候鸟式布局基地和规模化种植,今年销售期长达两个半月,产地成本价格也降低了30%。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种子站站长陈国军表示,“吃花”流行,说明消费者对一日三餐也有情绪价值的追求,希望更多像盒马一样的新零售平台可以持续深耕农业上游,以“短链供应+数字赋能”助力更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品牌化、标准化,将传统食材转化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让大江南北的鲜美味道走进千家万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莉
(文章来源:大洋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