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适应航运转型发展趋势,沪苏两地大力推进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在苏州港至外高桥港这条近200公里的内河航道上,率先打造绿色智慧示范航线。
12月2日举办的2024浦东航运周“航稳智远共赢生态”大会上,这一绿色智慧示范航线正式开通。未来,120TEU(标准箱)批量标准集装箱电动船舶将穿梭在这条航线上,预计单船每个往返航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7吨,全年减少排放超400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航运发展也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欣表示,当前,上海正在积极推动航运数字、智能、绿色转型。
下一步,张欣表示,上海将完善海港集疏运体系,提升高端航运服务水平,继续促进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破解航运业“合而不和”“和而不合”
今年的航运周,新增了希腊国家日、舟山港口日、东方枢纽、低空经济、物流供应链、区块链应用、航运大模型、物流机器人等主题活动,以促成航运与贸易、金融、科技多产业融合发展。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表示,航运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直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梁和纽带。但今天,站在航运产业的十字路口,都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全球经济的波动、贸易模式的变化、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都是对航运业的新考验。
也因此,徐祖远表示,必须积极求变,融合发展,构建行业新生态,以确保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航运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构建新生态的必由之路。”徐祖远表示,这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界限,促进航运与贸易、物流、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不过,徐祖远表示,当前航运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合而不和”“和而不合”的问题,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与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其中,“合而不和”表现为,航运产业链各环节虽看似紧密相连,实际上却因缺乏深层次协同和真正的融合而矛盾重重。部分企业逐利时忽视协同效应,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服务质量参差、恶性压价等,破坏市场秩序,阻碍整体效能提升。
“和而不合”则体现为,尽管行业整体认同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上,如国际航运规则制定、环保、数字化转型等挑战面前,缺乏有效的联合举措,信息壁垒和数据共享难题依旧存在,削弱了在国际航运舞台上的话语权和行业利益的维护。
徐祖远表示,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航运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他同时表示,应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从三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要加强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应用,推动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港、航、产、城、船、贸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方式数据信息融合、一体化发展。三是推进绿色智能船舶和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航运治理。
“具体措施可以总结为‘纵向共建’和‘横向共建’两个方向。”徐祖远说。在纵向共建方面,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是推动航运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路径,这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三方各司其职、协同发力。而在横向共建,也就是各类航运相关主体内部的合作方面,企业应实施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面向产业数字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推进港口、航运的业务数字化水平,打造先导性、公共性、基础性的航运“新基建”。以大企业牵头,政府支持、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建的方式,协同搭建创新联合体。
加速航运数字、智能、绿色转型
希腊海运与岛屿政策部副部长斯特凡诺斯·吉卡斯(Stefanos Gkikas)表示,航运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也是实现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全球贸易和供应链依赖于运转良好的航运业。但他同时表示,海事领域的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在近期和不远的将来需要应对多项挑战,具体包括新的环境目标和国际海事部门脱碳的需要、海员短缺以及船员技能提升和再培训的需要、数字化和网络化带来的技术创新等。
斯特凡诺斯·吉卡斯表示,现在需要为前瞻性和现实性政策奠定基础,将上述挑战变成机遇。
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果实。2023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16万标准箱,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今年有望成为世界首个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同时,依托浦东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全球排名前十的班轮公司、国际船级社协会正式成员中的10家,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国际航运公会等众多企业和机构齐聚上海。
在积极推动航运数字、智能、绿色转型方面,张欣表示,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全面成熟运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上海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相继上线运行。首次保税LNG、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都已先后落地。近日,《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出台,提出紧抓航运领域绿色燃料发展新机遇,抢占绿色燃料产业链优势地位,加快建设供应充足、服务便捷、技术领先、产业先进、政策完备的国际航运绿色燃料加注中心。
达飞中国总经理方艾琳表示,达飞已经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减碳以及脱碳是达飞战略的核心。到2028年,其团队将会有131艘船兼容低碳能源,比如说绿色甲醇。
方艾琳表示,达飞的船队将会从2025年底开始包含甲醇动力船只的运营。“去年我们和中远海运以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签署了绿色甲醇在中国的采购、供应以及交付的《谅解备忘录》,相信这方面大规模的生产和供应,我们将会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也表示,当前,航运业正加速推进绿色数智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时代机遇。下一步,中远海运集团将聚焦航运贸易等重点领域的数据融通;加强绿色航运系统化布局,助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积极发展电动船舶、智能船舶、机器人和船舶通信导航系统,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航运业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共同打造绿色数智航运生态圈,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竞争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徐欣表示,当前,航运业正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绿色化、数字化、技术变革等新挑战、新机遇,浦东正着力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改革系统集成优势,支撑航运、物流、供应链产业和制度持续创新,加快推进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浦东机场四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江海陆空铁”紧密衔接,提升航运枢纽功能,推进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航运产业生态圈。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