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1月29日,在武汉举行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绿色长江分论坛上,长江流域气象中心研究员刘敏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已成为气候新常态,应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评估,建立适应气候变化规律的精细化水资源管理调配模式。
刘敏表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但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旱灾害风险很大。特别是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使水资源、粮食、生态和能源安全的问题更加突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的旱涝急转事件有增加趋势。以今年为例,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多,但从出梅到现在降水一直偏少。”刘敏表示,近年来旱涝事件频发重发,给水安全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
据统计,2011年冬春连旱,2016年、2020年、2024年严重夏涝,2019年伏秋连旱,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等均为历史少见。特别是2022年夏秋冬连旱,对农业、水资源、能源、航运、生态系统等都造成较大影响。
同时,气候变暖也带来了一些粮食安全问题。刘敏举例,灌浆结实期的高温热害增多,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都带来了不利影响;春季渍害增多,也造成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下降。
“未来长江流域洪涝、干旱和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将趋多趋强,并呈现出多个灾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复合,传递性高、灾害链长、影响广等新特点,不利影响增多。”
为适应气候变化,刘敏建议,应完善流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和资金保障,同时加强流域的防洪排涝和极端旱涝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水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此外,还应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并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最终实现流域水生态、水环境健康水平的提升。(荆淮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