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方卓然
7月9日中午,今年刚刚20岁的赵峰来到零工市场寻找“日结”的工作,两年多来,他从事过保安、分拣、包装工等不同工种。年轻力壮的他曾有多次机会成为正式职工,但刘峰并不在意。
对他来说,零工更加灵活自由,每天可以比对当日工资,选择其中薪酬最高的工作。“现在要享受当下,未来的事情以后再说。”
随着新业态、新经济不断发展,零工经济兴起,像刘峰这样选择短期用工和灵活就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今年1月23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保障行动。
零工市场“日日招”
“我家在金桥,早就听说上川路的零工市场很有名,今天特地来看看。”36岁的孙杰想给自己找一个长者照护的零工岗位,过去她找工作基本只能靠熟人介绍,现在则多了一个正规的新选项。
孙杰口中的上川路零工市场,是浦东新区首个综合性零工市场,提供岗位收集、用工指导、人员推荐、权益保障、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
提及“零工”,人们或许第一时间想到建筑工、家政、保洁,但事实上“零工”岗位远不止这些。上海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在做客“民生访谈”节目时曾指出,上海当前大约有300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类型多、需求大。网约送餐、快递物流、网络电商等14个新业态的就业人员中,很大一部分都有对零工岗位的就业需要。
徐梅曾是一名品牌设计师,如今是一位全职宝妈,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照顾家庭。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时间,就又萌生了回到职场的念头。然而,较长的空白期,偏大的年龄,需要较为灵活的时间接送孩子,这些不利因素让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处处碰壁。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进零工市场。她发现这里的工作门槛低,灵活性高。于是,宝妈徐梅准备从这里开启了自己的“打零工”生涯,一边做一些灵活的工作,一边“带娃”。“在零工市场看中新媒体相关的内容,只要在家通过手机和电脑就能工作,很适合现阶段的情况。”
徐梅向记者分析利弊,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稳定,需要自己缴纳社保。但灵活也是最大的优势,工作的同时还能照顾孩子,一举两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大学生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或寻找零工。今年19岁的李莉紫是一名即将大二的学生,今年暑假,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并积累实践经验,她决定走出舒适区,来到上川路零工市场寻找机会。
“目前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基础课程,还不足以去大公司实习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她说,高考毕业后的暑假也选择打零工,一个月收入有7000元,今年想继续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零工市场的工作种类多,选择性大,有政府背书更加值得信任。
“建立政府指导的零工市场,主要就是为了破解用工主体和求职者双向盲选的瓶颈,同时还要努力解决求职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保障处副处长赵云瑞说,针对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短期或临时就业的需求,结合新经济、新产业和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浦东新区兼顾南、北2个区域,探索搭建“2+2+2”零工市场服务模式。
赵云瑞介绍说,首先是形成2个“线上平台”,即利用上海市公共招聘网和浦东“edjob平台”,把零工信息纳入服务范围。其次是打造2个“综合市场”,分别在曹路镇的“上川路人才招聘中心”和惠南镇的“东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两个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内设立综合性零工专区,突出零工“即时快招”的服务特色。不仅如此,还创新2个“行业市场”,培育发展护理和家政两个行业的零工市场,为后期继续扩容综合性和行业性零工市场积累经验。
“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失业3个月后,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马凌艇感慨地说。
前不久,徐家汇街道在万体汇社区就业服务站造首个青年零工驿站,服务可辐射周边六个居委,实现2万多居民共享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零工驿站刚开始运营,便吸引了不少应聘者前来。
零工驿站成立当天,7家企业的19个主推岗位吸引了附近几十人参加面试,400人选择在线上投递简历。
李同学是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深光文化旅游公司承办的法国文旅项目正急需招募旅游、会展等行业的青年大学生,从事项目运营服务工作。经过深入了解后,双方都认为对方无论是从岗位职责还是专业要求上,都十分匹配,立即建立了用工意向。
除了会展“老本行”,李同学对现场沉浸式剧场、主题餐饮、咖啡厅等零工机会也十分感兴趣。
这里提供的用工岗位,包括沉浸式剧场、主题餐饮、咖啡厅等零工机会等。岗位大多不设学历要求,对专业技术要求较低,大部分岗位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前来咨询的应聘者以中青年为主,甚至还有00后刚毕业的大学。
正处于职业过渡期的马凌达告诉记者,5年前他从上海政法学院法律毕业后,在一家仓库负责物流,这几个月正以仓库管理员的岗位为目标,寻找新工作。“现在处在‘广撒网’的状态,有什么工作机会都想尝试一下,除了仓库内的岗位,也会考虑采购相关的工作。”
马凌达说,以前找工作时,遇到过企业说的和实际情况不一样的情况。“官方组织的招聘会肯定更保险一点。”
近年来,上海正在进一步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家门口就业服务小站”是区街协作的新型就业服务平台,让有就业需求的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切实的就业帮助。
“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市政府实事项目作为人社部门常态化政府开放活动之一。
作为徐汇首个零工服务专区,万体汇零工驿站开辟“万体汇零工精选”线上专区,集结区域周边实习、兼职、短期工等几千个零工岗位,涉及互联网、电子信息、金融、服务、教育等热门行业。求职者还可以浏览、筛选和申请符合自身需求的岗位,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简历“码上投递”。
“数字智能技术必将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负责人介绍说,站点内海提供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数字智能服务,让求职者体验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为每一位劳动者上保险
2021年,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做到“应保尽保”。
随后,上海全面放开外省市户籍在上海从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限制,推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也就是说,一名灵活就业人员,就算是没有上海户籍也能在上海参保,享受相关的社保待遇和公共福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曾表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自愿缴费,同时,灵活就业人员收入相对不稳定,他们更看重现金收益,拿出一部分钱缴纳社保很可能造成经济负担。
除了自身工作稳定性、连续性较差之外,一些灵活就业人员认为社保缴纳的门槛较高、难度大,不知道该去哪里办理。
对此,上海一方面充分依托“一网通办”PC端、“随申办”等线上平台功能,让灵活就业人员一部手机就能办理参保;在线下将办理职权下沉到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让灵活就业人员一出家门就能办理。
对于“打零工”,徐梅也有自己的期待,“现在处于自己缴纳社保的状态。现在从事灵活就业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可以再多一些保障。”
王天玉认为,从社保结构来看,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也更需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一个制度入口。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目前只针对劳动关系标准化的就业进行了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但灵活就业拥有很强自主性,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变化太多,无法有统一标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