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退场不褪色
2025年06月15日 05:37
来源: 经济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期,安徽、山东、黑龙江等多地公共自行车项目接连按下停止键。曾经遍布城市街头巷尾的固定车桩,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逐渐退场。

  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打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早期解决方案,公共自行车曾是城市绿色出行的标杆。尽管固定点位借还的模式如今看来有些不便,但在杭州西湖环湖路、武汉东湖绿道等场景,有序布局的固定站点确实起到了保障骑行安全和道路秩序的作用。那些印着城市标识的车架,不仅承载着代步接驳功能,还宣传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普及,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不少人的更优选。共享单车在运营区域内实现“无桩化”,以更灵活的使用方式、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便捷的操作流程,迅速赢得市场青睐。

  相较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市场化运营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强,也能够更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共享单车持续的技术迭代,显著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不仅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还提升了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公共自行车项目逐渐退出舞台,被技术更新、服务更优的共享单车取代,本质上是末端交通的效能升级。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或将不断涌现更新型的末端交通形态,但不论出行方式如何变迁,始终不变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只有着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顺应新趋势,回应新需求,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公共自行车退场不褪色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