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美债的“避险功能”为何失效?
2025年04月15日 18:36
作者: 王军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资产剧烈波动,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忧税收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扩大至美债市场。

  在此背景下,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持续攀升走高,并多次创出历史新高,日元、瑞郎等传统避险货币也表现强劲。而美债作为曾经的避险资产却遭遇大量抛售,引发美债市场自4月7日至4月11日连续五天走弱,号称“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58%上行至4.588%。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接连走弱,并跌破100点关口。

  从近期避险资产的表现来看,美债“避险功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格局中逐渐失灵。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成为美债避险功能失效的直接导火索。这一政策不仅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断裂风险,更导致美国国内通胀预期显著上行。通胀预期的上升,使得美债的实际收益率下降,削弱了美债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对等关税”反复修改也改变了国债投资者行为,投资者抛售长端国债,换成流动性更好的资产(包括黄金等),以规避长期国债的久期风险和利率风险。

  此外,由于国际债券市场存在大量“基差交易”的投资者,利用国债现货和期货的价差进行套利。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调整使得国债现货和期货的价差扩大,从而导致杠杆基差交易平仓带来巨大抛压,形成了类似“踩踏”的市场情绪和行为。

  不过,从深层次原因来看,美债被抛售可能更多来自于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担忧。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其信用基础在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和政府的偿债能力。然而,随着美国债务规模的持续攀升和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美元的信用基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影响了美债的避险功能,更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近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加大中美利差倒挂压力,但当前背景下美债利率大幅上行更多反映的是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与流动性恶化的担忧。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市场进一步强化对美元信用弱化的预期,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将被重新评估,可能吸引部分资金回流国内债券市场,提升对债券估值中枢的支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记者观察:美债的“避险功能”为何失效?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