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反弹 超4500家收涨!今天A股韧性尽显
2025年04月09日 15:5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0001_0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4月9日,市场全天触底反弹,沪指领涨,北证50指数涨超10%。截至收盘,沪指涨1.31%,深成指涨1.22%,创业板指涨0.98%。

  板块方面,军工、免税、港口、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保险等少数板块下跌。

  盘面上个股普涨,全市场超4500只个股上涨,近300股涨停或涨超10%。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40亿。

  今天早盘,A股出现惊险一幕。

  9:30~9:42,全市场跌停家数由25家骤增至155家,乍一看短线情绪又要“崩”了。

  大盘也被砸出日内“黄金坑”。

  9:36左右,万得全A指数创出周一以来的新低,但随后立刻振荡回升。

  正是从这里开始,市场情绪开始扭转——跌停个股锐减,三大指数纷纷翻红并持续走高。截至收盘,A股连续两天止跌回升,韧性尽显

  我们来具体看看,发生了什么?

  资金疯狂涌入A股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相较前两天已稍稍收力,但今天“国家队”仍有明显护盘迹象。

  以“宽基ETF”指数为例,其全天成交额录得715.6亿元,比前两天明显缩量。但在早间指数触底回升的时段,该指数仍出现了持续的大笔买盘。

  从场内成交额居前的单只宽基ETF来看,科创50ETF(588000)和创业板ETF(159915)较昨日仍有放量;而昨日爆量的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等产品,今天则纷纷缩量。

  这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国家队”资金日内的侧重方向,也为其他抄底资金提供指引。

  数据显示,周二(4月8日),全市场ETF(非货币)净流入额达1117.79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加上周一(4月7日)净流入的796.33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非货ETF累计吸金近2000亿元。

  有分析认为,市场企稳离不开增量资金的托举。随着情绪回暖,“最艰难”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国家队”也可将部分舞台让给其他资金,即交由市场自发修复了。

  军工半导体双双大涨

  受堪称史无前例的消息和情绪面影响,周一以来,不少板块被明显“错杀”,仅少数板块(如农业)持续逆势暴涨。

  因此,市场修复也必然伴随越来越多基本面、逻辑面过硬的板块和个股,走出“超跌反弹”。盘面来看,今天有两大板块率先站了出来,早间引领短线情绪触底反弹。

  1)军工装备、军工电子

  分析认为,国防军工行业天然具有需求刚性、内需驱动占比高、强计划性等特性。全球贸易及地缘环境恶化,国防和军队建设刚性显著提升,武器装备采购需求强化国防军工行业需求确定性。

  中船防务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业绩,也验证了国防军工行业的独立性。2024年,中船防务实现营业收入为194.02亿元,同比上涨20%,连续4年增长,净利润为3.77亿元,同比上涨685%。

  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对国防军工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随着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步入加速期,2025年军工央国企的重组整合可能是一个重大年份。新质战斗力和新质生产力将是军品和民品的重点关注方向。预计2025年一季度的国防军工板块业绩将因产业链的逐步稳定而获得改善。

  2)半导体

  消息面上,4月8日,北方华创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17.4亿元,同比增长24.69%—52.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亿元—17.2亿元,同比增长29.06%—58.56%。

  中芯国际此前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9亿元,同比下滑23.3%。

  申港证券表示,目前半导体供应链的区域化重组、体系重构加速。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厂商一方面扩大制造环节关键领域的覆盖和深化,提高技术平台效率;另一方面龙头厂商进一步进入新领域,加快行业整合并购。此举有助于提高国产设备厂商的整体竞争优势,设备国产化率提高和关键环节突破可期,国产设备龙头业绩增长有望持续受益。

  受行情提振,场内以国防、军工龙头、芯片、科创芯片为代表的主题型ETF,今天也迎来大涨。此前一段时间,科技主题的ETF连续回调,年内涨幅被抹平。

  有专家认为,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的关键节点,国产替代已从战略储备转化为必然选择,而此次关税反制政策实质为这一趋势注入加速动能。

  中国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奋力追赶,硬科技实力持续提升,本土化产业链在许多关键领域已实现大幅突破。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的行情,已经验证了“科特估”与科技企业国产化的完美结合。“科特估”体系下资本市场与国产化必将产生更为默契的协同效应,“科特估”也正是对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新定价。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过去几年,中国金融周期下行给经济带来了压力,但经济转型总体上比较顺利,新发展模式基本确立,供给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升,需求端消费的重要性上升,而政策在促进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

  中金公司预计,在面临全球贸易体系大变局的情况下,如果政策对冲力度较大,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健运行。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连续反弹,超4500家收涨!今天,A股韧性尽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热点推荐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现货黄金大跌近2%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9 人评论 2025-04-25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