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短期冲击不改长期韧性,结构性优势凸显抗压能力
2025年04月07日 14:5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4月7日,受全球市场波动影响,港股出现较大震荡。今日早盘,恒生指数低开9.28%,盘中一度跌超1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下跌11.15%,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市场遭遇的短期冲击,并不会改变港股市场的长期韧性。2018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已在多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是市场结构性的优势,必然将在后市展现出足够的抗压能力。

  港股年内表现仍领跑全球

  尽管短期剧烈波动,恒生指数在周一早间就下跌近10%,但纵观今年以来的表现,港股仍领跑全球主要股指。截至4月7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约3%,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依旧达到3.75%。

  再看全球其他市场主要股指,截至4月4日,美股主要股指全线暴跌,纳斯达克指数年内跌幅19%,道琼斯指数下跌近10%,标普500指数下跌超13%。

  亚太市场,今年初以来,日经225指数跌到20%,印度SENSEX30指数下跌5.46%,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股指均大幅下挫。

  再看欧洲主要股市,除了德国DAX指数外,其余主要股指均表现落后于恒指。

  港股生态已深刻巨变

  港股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之后,生态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行业结构上,出现了从传统主导,到新经济崛起的巨变。新经济行业领域,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板块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资金流向方面,南向资金逐渐成为主角。

  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全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飙升至8079亿港元,创十年新高,较2023年增加超过一倍。而今年一季度净买入额4400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

  海富通基金纪君凯表示,当前港股定价权正在向南向资金转移。去年9月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成为推动市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南向资金的持仓占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南向资金的目前占比已增长至接近20%,相较2022年不到6%的占比已经翻两倍了。从成交占比来看,南向资金也已占到港股总成交的近50%,这一变化意味着港股定价权实质上已经在向南向资金转移。

  系统性优势明显,布局港股着眼长远

  实际上,除了市场结构、资金流向等因素外,对比2018年的行情,港股市场还具备更多深层次优势。

  首先是政策面的强力托底。证监会明确,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落地,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C章节根据资本市场环境,于2024年8月就相关上市条件进行了调整,较大幅度降低了相关企业上市的门槛。这一调整,将吸引硬科技企业上市,市场结构从金融地产转向科技主导。

  兴业证券此前表示,港股的资产,现在依然处于值得战略性配置的区间。短期看,3、4月份,由于前期高波动的资金蜂拥而至港股,追高的资金较为亢奋,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获利回吐的压力。但是这种获利回吐的调整,恰恰让牛市主升浪的时间持续更长,对中期的行情是有利的。兴业证券非常明确,每一次港股行情的波折,都是立足中期,逢低布局、逢低配置优质资产的好时机。总体来说,节奏上,不要追高,要坚定地看牛市逻辑——以科技牛为主,牢牢抓住这次AI科技行情的核心资产。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港股市场:短期冲击不改长期韧性,结构性优势凸显抗压能力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