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看待TikTok事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
近期“两会”情绪结束,市场热度有所下滑。继之前进出口数据、金融数据公布后,本周四公布的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现出“供需分化”结构特征。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利润增速,利润率持续收缩。结构方面,利润增长较好的板块大多为制造业中游板块,而非终端消费。
就市场影响而言,今年整体风险偏好与企业盈利、政策力度等基本面或出现“分化”,使得市场整体波动加大。近期市场回调是否结束,以及未来市场风格是否再度切换的核心变量在于国内政策力度与中美关系演绎,分别对应我国内需与外需的预期变化。
短期来看,中美关系或对市场造成更大扰动。围绕4月5日TikTok延缓令到期,特朗普或在关税等诸多方面出现突然的短期较大妥协,甚至不排除撤回部分已经加征的关税的可能性。若特朗普关税政策放松,带来短期中美关系缓和预期,市场或存在进一步冲高机会,总量政策力度则会有所减弱。
从过去新闻来看,特朗普本人的个人利益是其施加政策的核心考量因素。自年初至今,中美两轮关税的核心或并非在于中美贸易顺差,而包含其个人利益考量。特朗普在推特与TikTok等社交媒体上的成功是其2024年大选获胜的重要因素,故TikTok出售与否,以及4月5日延缓令是其短期最关注的事件。
参照2018年关税经验,特朗普的谈判风格为:先极限施压,如2月-3月施加关税。如果无效,则在最关键的截止时间到期前,对政策进行“回收”与妥协,以期待达成谈判目标。
特朗普在3月21日表示,他愿意讨论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且在3月26日记者会上表达了将延长中国短视频分享应用TikTok美国业务的监管重新启动期限的意向,从原定的4月5日推迟。他强调,美国政府优先推动TikTok由美国企业等收购,并暗示如果中国政府不愿批准出售,可能会将降低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当前美方对于关税已有让步表态。在此基础上,中方在TikTok问题上的表态变化是后续演绎的焦点。若中美关于TikTok问题达成协议,则后续可能出现元首会晤等事件安排,并推动市场冲高。
就政策而言,我们认为在TikTok问题上无论事件如何演绎,都将增强中方的“东升西降”信心与政策“定力”。我们预计4月底政治局会议,不会出现比近期会议更大力度的消费、楼市等需求侧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方面,接下来央行可能会通过逆回购等继续释放一定的流动性。总量流动性最紧张的阶段或已过去,利好长债的反弹。未来不排除一定程度的降准的可能性,但较大力度的降息可能性不大。
二、投资建议
近期市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伴随可能出现的短期中美缓和预期,以及总量流动性的边际宽松预期,市场或有望再度冲高。但是,两会后市场的核心变量:经济现实下的压力与政策“定力”或持续,中小市值高杠杆依然存在风险。
因此,当前的投资策略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适当回避由高杠杆和高估值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所带来的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