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至此,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六大行在年报中还公布了年度分红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累计分红金额合计达4200亿元。此外,国有六大行在“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锁定”未来分红计划,纷纷表示将强化股东回报、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等。
市场人士表示,这不仅展现了国有六大行在提高资本市场认同度上的诚意,同时通过平衡长期发展与投资者收益,为资本市场持续注入了信心。
分红比例长期锚定30%
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加上此前中期分红,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累计超4200亿元,且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不低于30%的水平。
除了保持较高比例的分红水平外,国有六大行分红还呈现出多重亮点。具体来看,一是国有六大行是“一年多次分红”的积极“行动派”。公开资料显示,国有六大行在2024年年度均实施了多次分红(含期末已宣告数据),且含金量“毫不含糊”。单从中期分红看,国有六大行合计派发现金超过2048亿元,其中仅工商银行的中期派发就超过511亿元。
二是分红比例长期“锚定”30%。例如,根据最新披露的“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农业银行表示,上市以来,公司保持较高、稳定的现金分红比率,分红比例不低于30%;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近年来派息率都保持在30%;交通银行连续12年派息率超过30%;邮储银行自2018年起将分红比例提升至30%后持续保持稳定。
三是总金额蔚为可观。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例,上市以来派发合计超过4.4万亿元,长期回报显著。其中,工商银行自200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4万亿元,稳居榜首;建设银行紧随其后,累计派发1.25万亿元;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上市以来也分别贡献超9000亿元和8550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国有六大行的分红量级和连续稳定的高现金分红比例,与其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形成正向循环,成为价值投资的“压舱石”。
未来将持续强化可预期性
更难得的是,国有六大行还将对股东回报的“长期主义”坚持下去。根据最新披露的“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在谈到分红规划时,各家都有通过分红增强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信心的“实招”。
具体来看,一大特点是强调现金分红的“优先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纷纷明确了此项安排。例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表示,在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再比如,中国银行称,综合考虑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股东回报以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分红的频次和水平,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另一大特点是,分红频次也被普遍提及。例如,农业银行称,未来将积极实施中期利润分配,通过增加分红频次、春节前分红等方式,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交通银行称,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使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分析人士指出,国有六大行清晰的分红规划,提升了投资者对分红连续性、稳定性的信心,凸显出了银行业的配置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