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间,国内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300347)发布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10.58%;归母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下降79.99%;扣非净利润为8.55亿元,同比下降42.13%。

泰格医药此前在预告中解释,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所致。
2024年泰格医药持有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份和医药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变化较大,且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减少。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50亿元,而上年同期为5.5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高达-4.77亿元。

此外,受上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外包行业也产生较为激烈的竞争,对公司新签订单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存量订单被取消,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也有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泰格医药2024年前三季实现营收50.68亿元,同比下降10.3%,归母净利润为8.13亿元。这意味着泰格医药在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5.35亿元,亏损超4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公允价值变动是一把“双刃剑”,在行业上行相关资产升值时,可以成为公司的利润加速器,但若遇到行业下行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剧降可能给公司利润带来重创,泰格医药在这方面是一个明显的案例。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17日上市,公司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为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提供全面而综合的临床研究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等。
盈利能力方面,报告期内,泰格医药实现主营业务毛利21.54亿元,上年同期27.83亿元,同比下降22.62%;主营业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8.18%下降至33.27%。
具体产品来看,公司两大主营产品毛利率均出现下滑。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产品营收占比为48.13%,毛利率同比减少8.65%;而营收占比达49.92%的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32%。

二级市场上,截至27日收盘,泰格医药上涨4.31%报55.39元/股,最新市值479.10亿元。和2021年7月的高位相比,公司市值已蒸发超1300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