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在3月26日的紫金天风2025春季铜金论坛圆桌环节,参会嘉宾表示,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已上升至国家发展和安全高度,供应端在铜价影响因素中权重压过需求端,未来铜价或仍有上涨空间。
上海笃诚私募基金董事长李昕沂表示,美国对铜加征关税的预期给铜的国际贸易与物流带来扰动。“在关税落地前,铜的在途库存能否赶到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能否及时交仓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未能顺利交仓,空头、多头间的博弈变化将充满未知数。”李昕沂说。
李昕沂表示,此前多数铜价走出大行情,背后的交易逻辑更多集中于供给端变化而非需求端。预计2025年供应端扰动的演绎时长将超过2024年,力度也会更大。
紫金天风期货有色研究总监周晓鸥则表示,2019年以后不少矿产的上涨逻辑均从消费端转向供应端。
矿产供应端在其价格权重中占比增大,或与各国对矿产的重视程度增强有关。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表示,矿产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国家发展和安全高度,背后逻辑不仅仅是经济和市场逻辑。
铜价未来走势如何演进?在周晓鸥看来,全球铜价可参照当季全球的矿端供需平衡表。如果当季铜的消费增速大于2.5%,则铜价会有上涨动能。2025年,预计铜的海外消费增速在2.5%-2.7%之间,国内消费增速是3.42%,全球铜消费增速约为3.1%。从这个角度出发,铜价上涨的概率较大。
天风研究金属材料首席分析师刘奕町留意到,国内黄金股估值高于铜企业,而海外则恰好相反。
对于这一现象,紫金矿业资产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怀宝表示,海内外对铜、黄金的交易逻辑不同。国内市场将铜企业归为周期股,而美股市场更多将铜与新兴产业、新兴地区联系起来。
在上海翼品资产基金经理周鑫看来,国内,铜和其他有色金属属于“大周期”,这类企业通常估值较低。一般来说黄金股的估值高于有色,因为黄金不仅可以被定义为“大周期”,还可以定义为“大消费”,对标消费股的估值逻辑,因此黄金股估值一般高于有色股。
秦怀宝则表示,国内认为黄金具有金融属性,是避险和抗通胀资产,且对美元有替代性。而美国市场上用黄金替代美元、并用作避险资产的意愿不高。
文:霍星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