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综合报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巨头风向标】
1、 谷歌高管:量子计算五年后将迎来真正突破。谷歌量子AI硬件部门负责人Julian Kelly日前表示,量子计算机可能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包括进行尖端物理学的研究,并生成新型数据。他表示:“我们认为大约五年后,量子计算机会迎来一次真正的突破,能够解决只有量子计算机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财联社)
2、 OpenAI接近完成400亿美元融资。据悉,OpenAI接近敲定由软银牵头的400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Magnetar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Founders Fund和Altimeter Capital Management。这笔交易将使该公司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OpenAI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127亿美元,2026年将达294亿美元,2029年将超过1250亿美元。其2024年营收为37亿美元。(界面新闻)
3、 宇树科技盈利情况曝光。3月26日,宇树科技早期投资人、SevenUp Capital创始人赵楠透露,自2020年以来,宇树科技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记者从接近宇树科技的人士处获悉,该消息属实。据了解,自2016年创建迄今,宇树科技已完成9轮融资。2024年9月,宇树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领投,美团龙珠、中关村科学城、琥珀资本、上海科创基金、红杉中国、中信证券、祥峰投资中国基金等参与投资。(上海证券报)
4、 通义千问发布新一代端到端旗舰模型Qwen2.5-Omni。阿里巴巴发布通义千问系列的最新旗舰模型Qwen2.5-Omni。这款端到端多模态模型专为广泛的多模态感知设计,能够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输入,同时能够通过生成文本和合成语音提供实时流式响应。
5、 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将共同建设运营AI数据中心。记者获悉,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日前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双方全面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将基于云、算力、大模型等新势能共建AI产业新生态。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基础设施、应用生态、科创能力、国际业务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建设运营AI数据中心,助力双方提升云计算与AI服务的规模与效能,深化中国移动“九天”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AI模型的技术交流与生态共建。(财联社)
6、 美团神抢手全面接入DeepSeek。美团外卖“神抢手”目前已全面接入DeepSeek。消费者可以使用AI进行“缘分测试”,获得商品卖点和健康指引等信息。此前,“神抢手”已经通过DeepSeek上线了AI智能提炼商品卖点功能。美团对于AI的部署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AI at work(AI在工作中的应用)、AI in products(AI在产品中的应用)以及构建美团内部大语言模型。在“AI in products”层面,美团将用AI升级现有的To B(面向企业)和To C(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7、 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战略合作。3月26日阿里云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将基于阿里通义系列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据介绍,此次深化战略合作,主要聚焦AI大模型、智能语音交互等前沿技术领域。基于通义大模型和斑马元神AI,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采用宝马与阿里共同开发的AI引擎,计划搭载于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系列车型上,并预计2026年在中国市场交付。
8、 10亿用户平均每两天访问一次淘宝。3月26日,天猫总裁家洛在天猫超级品牌私享会2025 TopTalk分享了一组2024年淘系数据:过去一年,阿里巴巴生态体系AAC(年活跃买家数)达10亿 ,这些用户平均每两天访问一次淘宝,而88VIP用户每30天中会来淘宝27次。淘宝88VIP目前为4900万。阿里妈妈CTO郑波在天猫超级品牌私享会上透露,淘天集团已搭建起包括多模态大模型、搜推广大模型、视频生成大模型等在内的大模型家族。
9、 蚂蚁集团回应减持两家上市公司股权。近期,蚂蚁集团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两家A股上市公司,累计获得投资回报超7.75亿元,同时加大AI领域的投入和早期投资布局。对于此番投资调整,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表示,在二级市场的适当减持是基于战略方向的主动调整。在新一轮科技变革趋势下,蚂蚁希望支持下一代科技创新力量的成长,把回收的资金投入到更具前瞻性的领域,比如大模型、具身智能、AI算力等前沿科技领域。对于最新减持的两家公司,蚂蚁集团持股期均已超过7年。(上海证券报)
10、 或将再投千亿扶持商家?拼多多回应“在研究”。近日,拼多多被传出或将再投千亿元人民币扶持商家。知情人士透露,千亿元资源将主要用于帮助中小商家高质量转型升级,构建商家、用户、平台多方共赢的电商生态。“最近一个月,拼多多已经组织了几场商家代表、专家代表的座谈会征求相关意见。”拼多多对此回应称,相关事宜公司正在研究,有信息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11、 广汽集团否认收购恒大汽车工厂。3月26日,恒大汽车港股异动,最大涨幅超230%。晚间,广汽集团发布澄清声明称,公司关注到网络上有关于“华望汽车(GH项目)将收购恒大汽车南沙工厂”的不实传言。为避免误导公众及投资者,维护市场秩序,公司就此澄清如下:广汽集团及旗下华望汽车(GH项目)从未与恒大汽车或其他主体就南沙工厂收购事宜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接洽。恒大汽车也发布公告称,并不知悉导致有关上升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须公布以避免公司股份出现虚假市场的资料。
12、 越南批准SpaceX星链卫星互联网试运行。当地时间3月26日,越南政府宣布,将允许SpaceX旗下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在该国开展试运营,试点期持续至2030年底。
13、 苹果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元。3月26日,苹果CEO蒂姆·库克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当天,苹果公司宣布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将与移动应用创新赛的合作伙伴浙江大学共同设立Apple移动应用孵化基金,提供最前沿的技术培训,包括APP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商业运营等专业课程。据了解,Apple移动应用孵化基金设立之前,苹果在过去十年里共向浙江大学捐赠了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展移动应用创新赛。
14、 特斯拉回应称FSD改名不影响车主权利。特斯拉官网显示,FSD驾驶套件被更名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售价仍是6.4万元。此前FSD功能被直译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对此,特斯拉客服回应称,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贯彻落实国家近期相关管理规定,我们对辅助驾驶产品的名称在当前阶段予以调整。对于此前已经购买FSD/EAP的车主,此次名称调整不影响车主根据交易文件等购买的产品及享有的权利。
【最芯见闻】
1、英特尔代工业务或将瞄准英伟达。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表示,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很可能会在短期内重新关注芯片设计,同时争取大客户以加强其代工业务。Arcuri表示:“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很可能在短期内重新关注芯片设计,并寻求吸引主要客户以加强代工业务。短期内,英特尔将努力强调设计和代工能力,包括试图将英伟达或博通纳入代工客户”。他补充道:“英特尔的一个核心战略将是继续开发18A工艺。英伟达比博通更有可能成为英特尔的代工客户,英伟达可能会考虑在游戏产品中采用英特尔的18A工艺。”
2、北方华创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3月26日,在SEMICON China 2025大会上,北方华创正式宣布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此举标志着北方华创正在半导体核心装备的战略布局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基本覆盖了除光刻之外的所有半导体前道制造设备。目前,北方华创在离子注入设备的束流控制、调束算法、剂量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公司此次进军离子注入装备领域,将撬动国内160亿元市场空间。
3、闻泰科技:资产重组完成后,投资者所担心的产品集成业务利润波动风险将会消除。闻泰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报告显示,公司资产重组涉及的交易业务涵盖公司产品集成业务全部业务,涉及安卓手机/平板、Windows笔记本电脑、IoT、汽车电子等ODM业务和北美大客户IoT、笔记本电脑等EMS业务。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战略性退出产品集成业务,集中资源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发展。如交易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为半导体业务,在2024年投资者所担心的产品集成业务利润波动风险将会消除。
【上市资本流】
1、纳芯微拟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纳芯微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本次发行H股及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取得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核准。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商讨,其他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2、扬杰科技拟购买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扬杰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3月27日开市起复牌。标的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与标的公司在产品品类、技术研发、下游客户、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积极的协同及互补关系。
3、具身智能现1.2亿美元大额融资。3月26日,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它石智航(TARS)宣布完成天使轮1.2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启明创投共同领投,线性资本、恒旭资本、洪泰基金、联想创投、襄禾资本、高瓴创投跟投。公司介绍,该笔融资已创下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最大融资额纪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模型训练、场景拓展等方向。它石智航是同时具备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体研发能力和软硬一体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
4、纳思达拟出售美国利盟国际100%股权。纳思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控制的开曼子公司II以现金方式出售所持的Lexmark International II, LLC的100%股权给Xerox Corporation,预估交易对价范围在0.75亿美元至1.5亿美元。自2016年收购至今,联合投资体对利盟国际的历史净投资金额为13.85亿美元,预估本次交易对价预计将大幅低于联合投资体的历史净投资金额。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剥离标的公司的打印业务和软件及服务业务。
5、长进光子获亿元级战略融资。3月25日,长进光子官宣完成由中移股权基金独家领投的亿元级战略融资,开启与中国移动产投协同的深度合作。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技术优化、产品研发、产能扩充及智能制造升级,加速国产化产品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领域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夯实通信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特种光纤材料与智能化工艺创新,长进光子将为中国移动400G骨干网升级提供支撑,助力构建高可靠、大带宽的智能算力网络基础设施。
6、鑫宇光科技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据同创伟业消息,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此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投资。该笔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强化企业资金实力,稳固其在光通信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鑫宇科技是一家光通信领域的企业,为光模块、光组件、光设备厂商配套和服务的光器件提供商,多年来专注于光隔离器、光纤接口组件和精密金属件、激光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科技财报观】
1、知乎首次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3月26日,知乎发布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8.59亿元,净利润为8640万元,2023年同期为净亏损1.03亿元。在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知乎也实现盈利,净利润为9710万元,2023年同期为净亏损9130万元。这是自上市以来,知乎首次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原因在于通过降本增效,知乎的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提升。
2、歌尔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4.93%。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为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有所复苏。伴随行业需求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
【潮新品】
魔法原子官宣“千景共创计划”。3月26日,魔法原子举办“原子双生”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并首次推出端到端“原子万象大模型”,展现了具身智能技术高效赋能工业、商业等场景的全新范式。魔法原子还宣布,启动“千景共创计划”,将围绕人形机器人落地,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透露了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预计今年将有400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商业场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