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研报】受益大模型能力演进 人形机器人迎三重突破
2025年03月26日 17:16
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0人评论
25
45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BK1184_0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3月26日,三大股指盘中维持窄幅震荡整理走势,场内超3500股飘红,但成交额再度萎缩,全A成交不足1.2万亿元。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化纤行业电机汽车服务光伏设备农牧饲渔纺织服装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行业涨幅居前,船舶制造银行采掘行业跌幅居前。

  有消息称,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5)即将于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市举行。根据议程,将举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授牌仪式;进行具身智能政策解读;同时,将发布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国金证券表示,大模型开源趋势加速,机器人作为应用终端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东吴证券指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于工厂端放量;民生证券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已至,应用端、成本端、软件端迎来三重突破。

  国金证券:机器人作为应用终端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

  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而智驾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两个方向。在电动化之后,智驾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机器人是现实世界数据的入口和商业变现的出口。2025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开源趋势加速,大脑成本和壁垒下降,机器人作为应用终端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壁垒逐步从大脑逻辑转向小脑、硬件迭代和场景壁垒。

  东吴证券: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于工厂端放量

  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于工厂端放量。模型端: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具身模型,难度数量级飙升,目前模型端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泛化应用的壁垒。海外特斯拉坚持端到端,而国内厂商大多采用分层模型。而阻碍模型端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机器人实操大数据训练,而模拟仿真短期内难以解决sim2real的问题。但远期来看,人形机器人作为AI的最佳载体,有望伴随AI技术的进步充分受益,不断加速产业化进程。

  中金公司:人形机器人正受益于AI大模型能力演进

  人形机器人正受益于AI大模型在语言、视觉等方面的能力演进,助力机器人泛化能力提升和交互体验升级,看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变革驱动广阔成长空间,建议关注Robotic AI时代人形机器人等高阶AI应用发展及相关产业链标的。

  海通证券:预计人形机器人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元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元。近期新品频发,如Figure AI发布新模型Helix,推动行业加速迭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动机器人在多领域广泛应用。

  民生证券: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已至

  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已至,应用端、成本端、软件端迎来三重突破,产业化关键瓶颈正在打开。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12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5-03-27 01:58:38 来自 广东
对国内券商研究水平持严重不信任态度,所谓的首席分析师甚至远不如牛散,就不要装模作样的出来丢人现眼了。理由就一个,机构都散户化了,还有什么高大上可言。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3-26 22:43:23 来自 广东
人行机器人全球需求数万亿算什么鸟?中国数万亿差不多。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3-26 21:01:39 来自 福建
编码器在人形机器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关节和灵巧手等部位。每个旋转关节需要2个编码器,总计28个;每个线性关节和灵巧手则各需1个编码器,分别对应14个和12个。预计单个人形机器人需要使用约54个编码器。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2024年编码器市场规模约为30.6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扩大至52.0亿美元。
随着人形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编码器市场有望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展开]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26 20:37:12 来自 江苏
都炒糊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3-26 19:48:44 来自 安徽
华为腾讯小米比亚迪移动…统统入场机器人,别再跟我说是泡沫了,乘现在赶紧抢筹码吧,筹码只会越来越贵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2
股友xtWiiN : 过剩了
2025-03-27 09:02:32 来自 辽宁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