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背后的利益链条必须合力切断
2025年03月15日 02:40
来源: 证券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健全防治财务造假长效机制”。这是监管部门关于资本市场严监严管,特别是打击财务造假发出的最新信号。

  财务造假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动摇投资者信心。近年来,各方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一批财务造假案件,市场生态有效净化。根据证监会日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1577万元,同比增长12%;对7起案件按照法定高限处以罚款,同比增长75%;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同比增长9.5%。

  但也要看到,当前,财务造假花样翻新,比如,发行人通过多道“中转公司”,层层嵌套实施财务造假,多种手段并进,复杂、隐蔽,造成案件查处难度大,打击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切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背后的链条,需要各方合力,全面挤压财务造假的生存空间。

  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不仅要追究上市公司造假的责任,也要追究配合上市公司造假的第三方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形成行政处罚、民事追责、刑事惩戒的合力,真正切断公众公司财务造假的利益链条。对于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出清此类“害群之马”,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同时,要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切实发挥内部“吹哨人”的作用。

  中介机构要加强执业质量控制,切实做好“看门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背后,相关中介机构责任难逃。结合过往的案例来看,不乏有的中介机构主动配合,提供专业助力,直接参与企业财务造假。这种从业人员监守自盗的行为,破坏市场诚信机制,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市场信心和行业威信,受到严惩是必然的。这就再次提醒相关从业人员,要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谨守“不作假账”的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

  独立董事要切实发挥监督作用,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日前发布的《独董新规执行简报》(第5期),2024年度,因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含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合计85名,案例合计58例。从涉及案例数量来看,排在第一的违法违规行为是独立董事未监督财务报告真实性问题(17例)。这暴露出的问题,是部分独立董事对财务审计程序流于形式,过度依赖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希望独立董事能尽心履职,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规范运作、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更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有失职行为,监管层肯定会果断“亮剑”。

  相信通过多管齐下,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新格局,真正切断财务造假背后的链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才更有保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背后的利益链条必须合力切断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