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加速产业化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公司
2025年03月13日 02:24
作者: 张娟娟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大事不断。

  3月11日,长安汽车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研发进度,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年底前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此前,比亚迪宣布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奔驰基于全新固态电池技术的测试车辆已正式上路测试,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000公里。丰田汽车研发的高性能全固态电池仅需10分钟即可充满,续驶里程有望达到1000公里甚至突破1200公里,预计在2026年实现量产。

  此外,3月6日,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电池包技术。

  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拼技术”的时代。传统的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锂离子电池,然而,大多数电动车续航里程在400~600公里,实际“达成率”更低,开长途时不得不留意电量,频繁寻找充电站。

  固态电池或许能成为“里程焦虑”的终结者。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锂电池中的液体,这一改变不仅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杜绝了起火爆炸的风险,还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固态电池体积变小了,储存的电量却更多。

  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终极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元。

  固态电池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申请量在2024年下半年激增,总量达日本的3倍。

  在固态电池即将进入产业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数据显示,布局固态电池的A股公司达到180家。今年以来,A股固态电池板块整体涨幅超过15%,位居热门指数上游水平。

  从具体公司来看,3月12日,冠盛股份股价涨停,公司正在建设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产线,项目规划产能2GWh。逸飞激光涨幅超过10%,公司电芯装配线可适用于半固态/固态电池的生产。长城汽车领湃科技等相关个股涨幅均超过5%。

  截至3月12日,上述180家公司中,接近40家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过30%,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华丰股份武汉蓝电圣阳股份,涨幅均超过80%。其中华丰股份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驰麟团队合作研发新型储能电池,主要技术路线是锂金属固态电池。另外,冠盛股份长虹能源力佳科技等公司股价涨幅均超过60%。

  上述180家公司中,年内获得1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股价涨幅低于15%且2024年业绩为非亏损状态的公司有10家。新宙邦调研机构数量最高,获得180家机构调研,股价年内跌幅超过8%,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研究投入多年,专利申请累计超过30件。

  厦门钨业年内获得90余家机构调研,公司2024年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8.6%,公司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已实现百公斤级样品供货,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生产,产品稳定可靠。

  福田汽车长安汽车洁美科技均获得30家以上机构调研。其中福田汽车股价年内下跌4%以上,公司正积极与清陶能源合作,开展商用车固态电池系统的研发工作,2024年公司业绩处于下滑状态,主要系重卡行业竞争激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固态电池加速产业化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公司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