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交易过程中,量和价是两个最基本的参数,在长期的实践中,投资者也摸索出了“量为价先”等一些最常见的规律。然而,在具体操作中,量价关系十分复杂,很难完全一一对应,需要在特定的背景中研究。现在,我们以市场近4个月来的量价变化为切入点,进行一番分析。
去年“9·24”行情之前,市场较为低迷,沪深两市合计单日成交金额回落到5000亿元附近。以两市自由流通股的市值规模,以及历史成交数据作为参照,这样的交易是偏清淡的,整体上存在量能不足的问题。“9·24”行情后,随着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多项活跃市场的措施,尤其是央行互换便利与再贷款新政落地,给投资者极大鼓舞,市场量价齐升。分析相关数据发现,一开始并没有太多增量资金入场,但场内资金在各板块中的移动明显加快,随着一个个热点被引爆,市场交投迅速放大,很快达到万亿级水平。
外部个人资金也快速涌入,追逐市场热点,进一步放大成交量,推动股指不断上台阶。然而,这种在短期内集聚起来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并且缺乏相应的稳定性。随着股指走高,筹码在高位也出现松动,导致去年10月8日两市在放量到3.4万亿元后,不再有进一步放量的能力了,于是高点就此形成。量价关系在此次行情中的演绎,堪称教科书级别。
不过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一方面,随着单边上涨行情的结束,市场震荡加大,部分短线资金开始回撤;另一方面,在政策驱动下的中长线资金逐步开始流入(据央行介绍去年四季度通过互换便利操作进入A股的资金大约有1000亿元)。与此同时,市场热点开始多元化,但总体上有降温态势,使得指数进入区间波动,成交则基本稳定在1.5万亿元的水平。此时指数在区间震荡,成交的均量线相对平稳。这表明多空力量大致平衡,长线资金的进入稳定了市场,而短线资金的操作空间被压缩也令个股活跃度下降,大盘难以形成有效的向上动力。
而一旦长线资金流入节奏放缓,周边市场(譬如债券市场)出现异动形成分流效应时,成交就很容易在现有基础上萎缩,导致股指向震荡区间的下边靠拢。日前两市单日成交金额减少到1万亿元以下,股指也屡次考验3150点支撑,就是价跌量减的表现。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要维持市场的基本平衡,日成交金额一般不能少于1万亿元,而要有所上行,那还要进一步增加。近日大盘成交金额回到万亿元上方,但放量还不能算太大,因此指数走得有点犹豫也在所难免。后市如果要有像样的上涨,量能多半还需要有相应的增加。
现在并不缺资金,流动性是相对充裕的,长期国债利率低于2%的表现也说明,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应该大涨,过去也有过多次类似的经历。只是现在大环境较为复杂,单纯的低利率以及足够的资金供应,还不足以驱动股市的大幅度上涨,市场还需要有更多的来自实体经济的利好作为支撑。与此同时,投资者也需要不断提振信心,毕竟市场不缺资金,成交放大、股市上涨的基础也不断增强中。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