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国家电网消息,新疆准东至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已超过3000亿千瓦时。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进入全面架线阶段,整体工程预计今年6月份建成。
近年来,多项政策陆续出台,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电网公司透露,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特高压项目建设将显著提速,产业链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促进新能源消纳
随着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加速,跨地域电力输送需求增加,新能源消纳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特高压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为国家电网投资的重点方向。
记者了解到,作为“疆电外送”的战略性项目,新疆准东至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其中,新疆昌吉换流站配套接入超77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高压工程投资规模大、产业附加值高、涉及领域广,包括换流阀、变压器、电容器、传输线路、输配电设备等。
特高压设备综合供应商中国西电表示,2024年公司助力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项目顺利投运。同时,公司国际业务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数量持续增加。
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要设备换流阀用核心器件的主要供应商,派瑞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参与相关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标工作,同时关注特高压出海业务,全力争取参与海外工程。业内人士表示,在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特高压项目核准高峰。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披露,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超过6000亿元,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联系、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促进西部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出电力,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保障电力供应,改善服务民生。
业内人士表示,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并网工作稳步推进,为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特高压及配套电网建设有望持续加速。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新型电力系统则是其中的关键载体。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由单纯接收、分配电能逐步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作用凸显。
南方电网称,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电网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在此背景下,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今年1月10日,金智科技公告称,成功中标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项目,累计中标金额为3087.73万元。中标项目主要围绕输变电及配电自动化领域,包括配电终端数智物联实验平台、110kV线路保护屏和110kV主变保护屏等。项目的履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万胜智能公告称,中标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计量产品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总金额为2.23亿元,约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9.94%。
2024年12月,许继电气公告称,公司预中标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项招标项目柔性直流换流阀及其附属设备,总金额约为4.68亿元。
新型储能加快发展
近年来,清洁能源加快发展。2024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实现历史性跨越。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由于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的特征,电网运行管控压力随之增加。作为调节电力系统的重要资源,新型储能作用凸显。
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发展新型储能势在必行。近年来,《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出台,顶层设计持续健全,推动开展创新示范应用,加强行业管理。在此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速。
在甘肃省酒泉、敦煌、武威等地,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当地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建设“光热储能+”电站,同时支持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合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建设电网侧共享储能系统;鼓励数据中心、5G基站等具备条件的用户建设新型储能项目,推动不间断电源、充换电设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2024年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根据相关数据,预计到2035年,全国西电东送能力将超过5亿千瓦,可以支撑清洁能源装机约6亿千瓦,清洁能源电量占比有望超过六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