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业内:短期债市可能会有一定震荡
2025年01月10日 21:11
来源: 蓝鲸财经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蓝鲸新闻1月10日讯(记者敖玉连)债市做多力度罕见,推动国债收益率屡破新低,央妈动作再加码。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央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消息落地后,曲线整体平坦化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最高触及1.67%(消息公布后上行3bp左右),随着市场情绪缓和,收益率逐步回落。1月10日收盘,国债ETF普遍飘绿,10年国债ETF跌0.18%,30年期国债ETF下跌0.10%。

  过去一年,央行多次试图给债市降温:喊话长债收益率过低、下场借债、约谈并惩罚激进的交易机构,不过,有效期甚短。

  2024年年底,基金、银行理财子等机构“抢跑”,抢购国债再次快速拉低收益率。如今,央妈直接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什么目的?对债市后续又有何影响?

  多机构称,央行阶段性暂停买债,和去年以来央行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在向市场传递抑制利率过快下行的意图。

  “前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市场交易相对极致,出于防范市场风险考虑,央行自年末以来已多次约谈激进交易机构。由于1月财政供给暂未放量,货币宽松配合的压力减轻,且跨年后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为央行进一步调控债市提供了良好时间窗口。”永赢基金分析。

  而从具体的措辞来看,“阶段性暂停”相对缓和,供求平衡后央行或恢复购买。

  永赢基金称,“阶段性暂停”、“择机恢复”,这说明在短期为央行操作预留了更多灵活空间,同时,大概率不会是长期暂停。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维持流动性充裕的诉求依然明确,流动性投放方式由MLF切换至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入,这一趋势也不会变。后续待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央行即有可能恢复国债购买。

  2024年8月,央行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并分别在同年8月、9月、10月、11月、12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合计净买入规模1万亿元,为市场提供了中长期流动性。

  其中,买的基本都是短久期的国债,暂停买入后,机构称对短债的影响或大于长债。

  “从品种来看,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对短期国债影响较大,但对长债的直接影响较小,因为央行去年8月开始国债买卖以来,买的基本都是短期国债,其对长债影响主要是预期层面的。事实上,之前短期限国债跌破1%,也明显和存单以及同期限国开债背离,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后,短期限国债国开利差或将回归合理位置。”万家基金熊义明分析。

  2024年,国债收益率创下新低,尤其是年底降准消息落地后,银行理财子、基金等机构抢跑,大手笔买入债券,将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拉到1.7%。

  多位固收人士分析,债券市场短期资金面、政策面的不确定性都比较强,债基需要防范回调风险。永赢基金分析,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后,曲线短端会阶段性面临一定调整压力,在短期情绪宣泄后,需要观察市场的赎回动作。

  而华南某固收人士透露,债市“严监管”预期升温,目前已经引发了部分交易盘卖出,短期债市可能会有一定震荡。

  天弘基金固定收益部刘洋分析,2024年12月国债利率下行幅度,已经系统性反应了40BP的降息预期,1月波动性预计会显著放大。“1月债市复刻12月行情不可能,收益率走在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前面,且开启自来卷行情后,系统脆弱性显著增加,波动性预计将显著放大。”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央行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业内:短期债市可能会有一定震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