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销量,也激起了碳酸锂市场的热络。
11月1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大涨超4%,强势领涨当天商品市场,盘中更是刷新逾一个月新高。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终端市场的强劲表现,推动碳酸锂总库存延续下行,产业基本面出现改善,使得碳酸锂短期具备震荡上行的基础。但也要看到的是,碳酸锂库存绝对量仍处高位,突破8万元/吨之后产业套保风险抬头,这也将限制碳酸锂反弹空间。
终端市场热络带动基本面改善
今年的“双11”,车企的花式促销叠加以旧换新政策的大力推动,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热度升温。据了解,今年“双11”期间,超百款新能源车型在天猫售卖,整车支付可单同比提升超130%。同时,受益于“双新”政策叠加爆款车型销量拉动,新能源车企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另外,中汽协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3.1GWh,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45.5%。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0.3GWh,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47.4%。
“10月终端的较好表现给予碳酸锂市场信心,下游补库或受提振,市场对于后期新货货源存忧虑。”一德期货认为。
终端市场的良好表现,也直接反应在碳酸锂的基本面改善上。
“从碳酸锂基本面看,自9月起,随着下游消费的逐渐启动叠加国内供给端的停产,9月、10月月度碳酸锂供给短缺明显,库存自8月底拐点显现后持续去化。”一德期货表示。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数据的验证。上海有色网(SMM)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碳酸锂样本周度库存总计11.07万吨,较11月1日去库3345吨,较前期13.256万吨的高位下降超2万吨。
库存持续去化同时,近几月碳酸锂产量也持续下滑。上海钢联(Mysteel)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5.90万吨,环比下降3.6%,较6月份触及的年内高点6.7万吨下降0.8万吨,且7、8、9、10月连续下滑。预计2024年11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5.89万吨,环比下降0.1%。
“结构性旺季”延续机构谨慎看待短期反弹空间
碳酸锂供应压力略有缓解的同时,需求端“结构性旺季”的延续,也被视为支撑碳酸锂企稳反弹的主要驱动之一。但机构也提示,考虑到产业套保压力,追涨需谨慎。
尽管“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已经过去,但结构性旺季仍在延续,主要表现在11月三元正极材料排产环比下降,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排产增加明显,从而支撑了碳酸锂下游排产整体保持增长。SMM公布11月下游排产数据显示,三元正极材料排产环比降4.78%,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排产环比增7%,同比维持145%的高速增长。
“伴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叠加车企年底冲刺,10月汽车消费热度持续走高,带动电池装车量创单月历史新高;11月下游需求表现分化,磷酸铁锂排产继续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排产有所下滑,结构性旺季有望延续至12月,需求呈‘淡季不淡’现象,短期过分悲观的预期得到修复。”华泰期货表示,短期多空博弈加剧,且容易受资金情绪与股票市场影响,建议观望或区间操作为主;从中长期来看,盘面若给予理想的利润,空头套保资金或进场,长期仍偏空以出清过剩产能。
申银万国期货也表示,碳酸锂旺季持续性较强,传统“金九银十”后依然维持社库去库态势,价格不宜过度看空。不过市场成交情况仍旧提升有限,警惕上方产业套保压力,震荡偏强运行。
“在基本面和资金情绪的配合下,碳酸锂盘面在底部积蓄了近三个月的力量后,向上突破。”一德期货观点认为,对于后市,虽然全年维持过剩,但下方空间有限,长线看碳酸锂已经逐渐步入右侧行情;短线看,当下高库存压制反弹高度,维持区间震荡行情概率大。
锂电板块同步活跃机构看好板块反弹
碳酸锂价格的强势反弹,也带动相关板块表现活跃。11日A股市场上,锂矿概念大涨,赣锋锂业、永杉锂业等涨停。12日早盘时段,多只锂矿概念股所在的能源金属板块续涨超4%。
在产业链供需改善的大背景下,机构也对板块见底反弹持积极态度。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9月份国内锂盐产量及锂精矿进口量均环比下滑,锂盐需求量连续三个月增长,9月份国内碳酸锂供应由过剩转为短缺1.1万吨。预计四季度国内锂电池及正极材料需求有望环比提高,锂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从海外市场看,澳洲锂矿已经开始亏损现金,后续不排除有更多锂矿减产,因此下调2026年锂行业供应过剩量至2.5万吨。整体看,短期锂行业基本面已经改善,当前锂价已经超跌,叠加锂股票的“抢跑”效应,锂板块有望反弹。
东吴电新团队则在研报中表示,受益于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及新车型推动,10月国内销量超预期,全年销量上修至36%+增长。同时,11至12月排产超预期,淡季不淡,预计2025年电动车销量有望保持20%增长,产业链盈利反转在即。“各环节新增产能则明显放缓,供需关系持续好转,2025年反转可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