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上市节奏降速十余月后,迎来改善信号。
数据显示,包括过会、注册、新上市企业在内的多项IPO相关数据,8月以来均呈加速态势;尤其是9月24日股市回升以来,提速明显。
以新上市企业为例,截至10月29日(下同),8月以来共28家,9月24日以来共13家,而今年2~7月共计36家。IPO注册数据方面,8月以来共18家,9月24日以来10家,今年2~7月仅8家。
与IPO提速相呼应的是,撤否企业数量锐减。在撤否企业峰值的6月,单月撤否家数一度达到118家,10月1日~10月29日撤否企业仅有11家。
从近期IPO数据来看,似有提速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机构、企业、学界普遍认为应适当提高IPO速度,其中部分人士建议采取循序渐进、稳步提速策略,不要提速过快,同时综合退市情况把握IPO速度。
具体上市速度方面,以“新上市企业家数减去退市企业家数”计算,建议差值保持在每年100~200家左右。IPO受理节奏上,前期保持每月5~10家受理数量,后续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至每月10~15家或10~20家。
与此同时,受访人士建议严控质量,宁缺毋滥;对于疑似存在问题的企业,看清后再决定放行与否。宁可短期节奏慢一点,也不要让低质量企业、问题企业蒙混入市。
IPO回暖信号初显
自去年“827新政”IPO节奏放缓至今已有十余月,券商投行、拟上市企业、一级市场投资人已经逐渐适应低速推进的IPO进程。同时,市场各方也在呼唤IPO节奏的适当提速。
“从每年新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占总市场的比重来看,IPO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过大或持久的影响。但是,IPO却是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以及一级市场退出的主要渠道。当前,IPO基本处于暂停状态,严重影响了创投市场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创新的动力,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目前股市呈现回升趋势下,适度提速IPO发行节奏,将为更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重新焕发市场活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近期IPO数据来看,似有回暖信号。整体来看,8月以来有所提速,9月24日起进一步加快,国庆假期后提速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上市企业数量方面,8月以来新上市企业共28家,9月24日以来13家,10月11日以来9家。今年4月~7月,每月新上市企业家数仅为5家、3家、6家、6家。
距离上市临门一脚的IPO注册,其速度也是自8月以来明显加快。8月以来,新获注册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9月24日以来10家、10月10日以来8家。而在今年1月~7月,每月注册家数均在2家以内。
过会企业数量同样有所提升,8月以来共12家,10月10日以来4家。3月~6月间,过会的企业总数仅有3家。
标志IPO速度的另一重要指标——受理,近期回暖相对偏弱。除了6月达到峰值35家以外,其余各月受理数量均较少。9月3家的受理数量已为年内第二高,10月1日~29日未有企业新获受理。今年2月、4月、5月、7月,受理数量同样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获受理、过会、注册,还是上市,IPO进程持续推进的拟IPO企业,其质量均“过硬”,多数远超现有上市标准。
以10月29日新上市的科创板企业C拉普为例,其是成立于2016年5月的高效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硬科技特色鲜明。其近年业绩更是颇为出色,2022年起扭亏为盈,并且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时,C拉普尚且亏损0.57亿元,2022年净利润已经达到1.19亿元,2023年更是以高达254.62%的同比增速实现净利润4.22亿元;今年1~6月,其净利润已经达到3.52亿元,同比增速达183.33%。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IPO变化标志是,IPO撤否企业家数减少。今年6月,IPO撤否家数一度高达118家,7月减少至46家,8月起降至30家以内;10月1日~10月29日间撤否企业仅有11家,包括北交所4家、主板3家、科创板和创业板各2家。
“经过此前十余月拟IPO企业的分批有序撤离,质量无法达到新版上市要求的企业大多数已经退出,当前仍然在途的IPO项目质地整体过硬,后续IPO撤否数量大概率将进一步下降。”某资深保代表示。
分步骤渐进提速
伴随9月24日以来A股回暖,IPO节奏应当如何调整?
多数受访机构高管、学者认为应分步骤渐进提速。
比如,田轩即提到,渐进式提速比较合适,可以分阶段开展,短期内观察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充裕度情况,允许一批符合上市条件、经营水平、公司治理相对较高的公司上市;后续根据市场反馈、一级市场变化及经济基本面改善情况,动态调整,逐步恢复IPO发行节奏常态化。
渐进式提速,具体应保持何种速度?
以IPO受理为例,田轩建议第一阶段保持在每月5~10家受理数量,后续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至每月10~15家或10~20家。
同时,田轩认为,即使后续IPO恢复至较高速度,单月IPO受理数量也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出现IPO“发行潮”或堰塞湖现象,既无法保证效率,也无法保证质量。
上市企业家数方面,受访人士认为应当综合退市企业家数综合考虑。“A股上市公司数量应当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增长。每年新上市企业家数,需要结合退市企业家数综合确定。退市企业家数多,留给新上市企业的空间则会更大,以‘新上市企业家数减去退市企业家数’计算更为合理。”某券商资深保代告诉记者。
按照“新上市企业家数减去退市企业家数”方式计算,差值多少更为合适?
在田轩看来,应当保持在每年100至200家。他认为,这一速度既能保证市场持续的活力注入,吸引资金入市,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过于饱和而导致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
严控质量,宁缺毋滥,及时清退劣质企业,也是受访人士关于IPO的一大共识。
比如,田轩即提到,严格把关质量,客观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创新水平等,引入质量优、潜力大的企业,同步清除生产技术落后、业绩持续下滑、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
田轩同时强调,从根本上,需要推动退市机制改革,继续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强化退市执行,促进市场的良性循环。
IPO制度完善方面,田轩还给出多项建议。
首先,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关注拟上市企业新股估值水平,对照市场同行业、类似属性的企业,对新股设置市盈率等指标要求,增强定价的市场导向性,适当给予保荐机构一定的自主权,如剔除价格区间可以自主决定等。其次,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完善上市发行标准,放松对科技企业硬性约束,降低科技创新企业上市门槛。再者,综合考虑行业、市值、财务指标等不同特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强各板块的互联互通,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与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做好衔接,健全资本市场对不同阶段企业的支持通道,重点是要为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创造更加包容的融资环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