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同比增长6.8%,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_[1])余额同比下降7.4%。
整体来看,9月金融总量指标保持平稳,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近期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迅速落地,再次体现出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权威专家指出,在内需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能真正体现“支持性”成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理财资金向存款回流
支撑M2增速回升
9月末,金融总量指标保持平稳,M_[2]供应量同比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与社融存量两项指标增速都在8%以上,在有效融资需求偏弱、金融数据“挤水分”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因素影响下,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对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反响热烈,市场预期有所改善。权威专家指出,近期,股票市场有所回暖,部分资金加速从理财等资管产品向存款回流,由于证券客户保证金计入M_[2],带动了M_[2]的回升。记者从某股份制银行东莞分行了解到,该行客户中超1/6的上市公司有意向了解融资方案,希望利用新工具加强市值管理。
高基数下
9月社融增量同比下滑
市场专家指出,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是今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有业内人士反映,随着去年9月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陆续落地,提前还贷现象减少,部分银行也将前期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所涉贷款回表,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当时的贷款。今年以来,有效融资需求总体上弱于去年,叠加去年的高基数影响,9月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速有小幅回落,剔除高基数因素后增速总体是平稳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更稳、更实。
此外,去年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主要是基于存贷款增速的推算法,部分地方政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督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导致贷款基数较高。随着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优化调整,今年以来,这一现象已明显减少。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4.8%,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5%,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整体来看,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
自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后,央行迅速落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
“本轮增量货币政策抓住了房地产、资本市场两个关键点。”权威专家指出,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在内需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能真正体现“支持性”成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经济下行压力缓解,货币政策也会回归常态。“宜松则松,宜紧则紧”,本身也是政策稳健的体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