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备受瞩目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全球产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展望”为主题,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全球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承办,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我自身的感受,今年夏天特别明显,我也不懂气象学,我觉得温室效应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因为今年夏天是我所经历的最炎热的一个夏天,到了9月中旬还是非常热,我在上海,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气候变化、新能源产业变革与经济展望”圆桌讨论环节,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首先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谈了自己的感受。
李迅雷强调,应对气候变暖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中国在新能源产能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消费端的应用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尽管中国新能源的生产能力已居世界前列,但新能源在国内消费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应将重点从提高产能转向促进新能源消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推动新能源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李迅雷分析称,寻找新的消费渠道和经济增长点显得尤为重要。李迅雷特别提到,中国出口结构中“新三样”(即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占比明显上升,但在国内消费中这一趋势尚不明显。因此,他建议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推广,提升国内新能源产品的消费比例,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并增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促进新能源消费,李迅雷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他建议每年发行5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民生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消费的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国债资金的支持,可以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充电桩、智能电网等,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新能源使用体验,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
此外,李迅雷还分析了新能源产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他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美国,但在全球龙头企业方面仍显不足。然而,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有两家企业成为全球第一,这既体现了中国产业政策的成功,也反映了全球对新能源的巨大需求。
在他看来,在未来产能总体过剩的情况下,新能源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强者恒强,弱者淘汰。因此,政府应制定系统的方案,优化新能源产业链,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龙头企业。
最后,李迅雷还强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政策支持。应围绕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有效促进国内新能源消费。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新能源产业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