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保险公司股权被摆上“货架”。
9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北京产权交易所近日披露了一则国任保险股权招商项目,招商主体为北京市东城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东城国资公司”),转让股权比例为4.991%,价格面议。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的原因和影响,国任保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股东单位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聚焦主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号召,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举措。
“对于国任保险而言,此次股权变动属于正常的资本运作范畴,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策略及客户服务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上述国任保险相关负责人说道。
年内三家股东拟退出
成立于2009年8月的国任保险,是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注册地为深圳,是深圳市属国资控制的财险公司。此次出让股权的东城国资公司则是国任保险第五大股东,若此次转让顺利找到接盘方,东城国资公司将彻底退出国任保险股东行列。
国任保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东城国资公司的退出是为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举措。该《办法》旨在推动国有企业回归并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同时有序退出非主业领域的投资,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的确,近两年,央国企剥离金融资产的步伐明显加快。究其原因,主要与“退金令”有关。
2020年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要求央企和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时拉开央国企退出金融、地产等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序幕。
去年6月,国资委印发《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除战略性持有或培育期的参股股权外,国有企业应当退出5年以上未分红、长期亏损、非持续经营的低效无效参股股权,退出与国有企业职责定位严重不符且不具备竞争优势、风险较大、经营情况难以掌握的参股投资。
随后国资委又在11月强调,国资央企要坚守发展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监管力度,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着力严控增量,切实优化存量,立足发展与企业产业特点相符合、主业需求相配套的金融业务,提高为主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业务占比,提升服务主业实业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6月,国资委再次明确要求,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这一系列规定也被市场称为“退金令”。
在此背景之下,仅就保险业而言,就有中国信达出清幸福人寿股权,国网英大、中国华电、中谷粮油等央企陆续退出华泰保险,大唐资本也将永诚财险的股权挂牌转让,部分省属国企也表示将不再增持金融机构的股权。
需要指出的是,东城国资公司并非今年以来首个拟转让国任保险股权的股东。今年年初,国机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转让所持有国任保险0.4999%股权;随后的6月,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披露了一则国任保险5000万股股权转让项目,对应持股比例为1.248%,转让方匿名。但这些股权转让都未有下文。
不仅仅是国任保险股权转让难,近两年中小险企股权频频在交易市场遇冷。究其原因,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认为,一方面在于保险公司的盈利周期普遍较长,中小保险公司想要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比较难,因此导致保险公司的股权吸引力不足,不被看好;另一方面则因监管部门对公司治理监管严格,满足资质要求的投资人较少,并且现阶段社会资本也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进入保险业。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非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差,价值难以评估,最终评估价往往滞后于市场。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挑战,资本市场低迷,买家观望情绪较浓。并且拍卖转让的多数是小股东的股权,这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另外,严监管之下,寿险公司股权的市场吸引力也不似之前,市场热度下降。
向非车业务转型
再将目光聚焦到国任保险的身上。与其他中小险企发展路径相同,国任保险在成立初期一直倚重车险业务,2010年至2018年以来,国任保险车险业务保费占比一直在80%左右。随着车险业务的扩大,其承保亏损也在放大。2017年达到承保亏损峰值,当年车险业务保费占比达83.7%,而承保亏损3.4亿元。2018年,车险业务保费占比有所回落,为80.6%,承保亏损也缩减至2.6亿元。
在马太效应凸显的财险市场,中小公司车险承保亏损已是常态。究其原因,李文中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车险综合改革进一步压缩了中小险企车险业务的盈利空间。同时,车险市场竞争加剧,车险业务本身又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中小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车辆维修成本上升以及大的灾害事故频发都对公司车险业务的经营带来影响。
国任保险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2019年,在原广东保监局局长房永斌出任董事长后,国任保险即推进全面改革,提出以组织架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建立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为导向。同时,通过市场化招聘引入阳光财险“老将”邓可出任总裁,开始发展非车业务。
通过向非车业务转型,近两年,国任财险的车险业务占比也降至五成以下,承保亏损数额也大幅缩减。2022年,其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46.90亿元,承保亏损0.6亿元;2023年,其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5.42亿元,承保亏损为0.22亿元。
随着车险业务亏损数额的缩减,以及部分非车业务的逐渐盈利,国任保险近几年也实现了盈利。净利润从2019年的0.15亿元升至2023年的2.14亿元,今年上半年延续盈利,净利润为0.21亿元。
在谈及非车险业务下一步发展规划,国任保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国任保险将持续积极响应市场变化,进一步大力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在非车险业务方面围绕三个方面发力。
“一方面是采用‘红黄蓝’目标市场筛选机制,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坚持精选业务,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业务质量。另一方面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数据支持,聚焦优质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保险解决方案,并通过持续加大科技渗透,在保前风险评估、保中风险减量和保后高效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创新。此外,公司还将积极开拓直营直客,建立特定场景、特定客群军团模式,通过深度洞察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适配的保险解决方案,实现客户价值与公司价值的共同成长。”上述国任保险相关负责人透露。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