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频频公开谈论持仓 用意何在?
2024年09月10日 03:02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私募频频公开谈论持仓 用意何在?】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公开谈论持仓是约定俗成的行规,公募机构也严禁公开谈论个股。但是,部分私募基金经理频频在网络平台谈论个股,游走在信息披露的灰色地带。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公开谈论持仓是约定俗成的行规,公募机构也严禁公开谈论个股。但是,部分私募基金经理频频在网络平台谈论个股,游走在信息披露的灰色地带。

  频频公开谈论持仓

  作为坐拥近1300万微博粉丝的大V,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在网上非常活跃,其在微博平台上一共发布了28.7万条微博。从其过去一年多来的微博内容来看,几乎每天都要转发英伟达的相关信息,核心主旨只有一个:持续看多他持有的英伟达

  例如,9月2日,但斌在微博上转发“华尔街最乐观多头:英伟达市值有望飙升至10万亿美元”;7月15日,转发“顶尖科技投资者:十年内,英伟达市值可达50万亿美元”;6月11日,发文表示“至少最近3年,英伟达的业绩增长无忧。长期目标星辰大海”。

  除了微博,过去几个月来,但斌在其他场合也多次公开力挺英伟达。在6月举行的一个公开论坛上,但斌表示,全力以赴顶格买英伟达股票,当前对英伟达的持仓已经占到四五成,涨起来之后也是一股没卖,而且有钱了还会继续买进。

  从股价走势来看,作为人工智能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英伟达股价表现抢眼,过去两年来区间最高上涨十几倍,最新市值超过2.5万亿美元,备受全球投资者瞩目。

  事实上,其他私募基金经理也有公开谈论个股。某大V就经常谈论其持有的银行股,比如其曾经说:“对于A股银行股,我个人认为这四个标的更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在网上颇为活跃的吴悦风,2022年11月成立私募基金后,由于抓住了AI浪潮,其产品2023年上半年业绩一度非常抢眼。吴悦风在网上春风得意,经常炫其押注AI板块,但此后净值大跌,随后便悄无声息。

  游走在灰色地带

  某公募基金公司督察长表示,严禁基金经理在公开场合谈论个股,是因为掌管大量资金的基金经理的观点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误导,而且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关联。如果基金经理公开吹捧个股,就会诞生大量的“黑嘴”,所以要严格禁止此类行为。对于卖方研究员来说,尽管可以公开推荐个股,但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私募基金经理同样不能公开谈论个股,尤其是私募基金经理已经持有的标的,由于其中存在相关利益,很难做到客观分析,很容易误导投资者。

  国内某头部私募基金合规人员表示,禁止基金经理谈论个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防止市场操纵。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尤其是掌握大量资金的基金经理,他们能够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他们公开讨论个股,可能会引起市场的过度反应,从而影响股价,这会导致市场操纵行为。

  其次是避免误导投资者。基金经理的专业知识和市场影响力,可能导致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随其意见进行投资决策。如果基金经理的言论不够审慎或全面,可能会误导投资者作出不适合的投资决定。

  最后是公平对待全部持有人。基金经理公开讨论个股,可能会带来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前接触基金经理观点的投资者会比其他投资者更有信息优势,从而影响全体持有人的公平性。

  从当前国内基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尽管缺少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但基金经理不能公开谈论个股是约定俗成的行业规范。

  商业利益在作祟?

  从监管部门最新动向来看,7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该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中,提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采用非公开方式,通过邮寄、网站、移动客户端、电子邮件、短信等途径向私募基金投资者披露信息”。

  “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到,要以‘非公开方式’向基金投资者披露信息,而不是公开披露,就是强调私募基金的特点,私募姓‘私’。”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员表示,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是全部公开的方式。

  在上述基金研究人员看来,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其持仓标的,这是他们努力工作的成果,不会轻易与别人分享。股神巴菲特总是悄然买入,从不谈论个股,虽然这与其管理资金巨大稍有动作会对市场产生扰动有关,但同时也不想将自己的思考免费分享给别人。

  “如果基金经理频频公开持仓,一定怀有其他目的,绝大多数网红基金经理都把投资这件事做成了一门生意。”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把投资真正当作投资同把投资当作一门生意,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很多网红基金经理,更多是吸引投资者买入他们的产品。

  值得玩味的是,在但斌的网络平台上,他还特意标注道:“微博与博客,是变形的‘日记’,是留给自己、写给自己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私募频频公开谈论持仓,用意何在?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