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餐饮行业动态不少,先是有“外滩十八号”光环加持的高端餐厅L'Atelier 18暂停营业,然后是台湾知名品牌鼎泰丰宣布关闭华北14家门店,这期间,北京、上海等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餐饮行业利润下滑严重,让餐饮人感到阵阵凉意。
另一个明显对比是,公开信息显示,多家餐饮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下滑、利润减少。但也有餐饮企业业绩逆势上涨,如百盛中国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总收入同比增长4%,净利润增长11%。
有人将之解读为餐饮行业进入寒冬,也有人认为是高端餐饮集体失守,餐饮进入“平价时代”。
但看一看另一些数据。1-7月全国餐饮收入达30647亿元,增长7.1%。1-7月,江西省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1%,上半年四川、云南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11.5%,河南、山东、福建等省份也实现了强劲增长。
此外,拆分北京的数据来看,北京餐饮利润的下降主要是在一季度(亏损4.54亿元),但上半年盈利1.8亿元,这意味着二季度盈利6.34亿元。
综合行业来看,高端餐饮频频遇冷、各类餐饮品牌卷起低价且推出平价套餐、一线城市餐饮遇冷并和下沉市场形成分化等话题讨论不断。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 餐饮消费大盘稳定,行业、区域或出现分化,竞争日趋激烈。当前餐饮业房租、人力和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这是餐饮店生存艰难的主要原因。
但国内餐饮消费需求仍然旺盛,行业迎来快速转型期。消费端个性化消费、场景消费以及追求质价比的餐饮业态快速兴起,带动餐饮企业加快转型。这就意味着,市场激烈竞争也使得商家必须从粗放式经营加快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以此减少传统“三座大山”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1、撤退还是洗牌?
北京统计局被广泛传播的数据是这样的:
2024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即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低至0.37%,而营收为492.1亿元,仅同比下降2.9%。
换言之,餐饮商家增收不增利,甚至赔钱赚吆喝。
数据属实,但如果看连续数据的话,真实情况是——上半年北京餐饮业利润确实下滑了88.8%,但亏损都发生在一季度,二季度其实是盈利的——一季度亏损4.54亿元,二季度盈利6.34亿元。从单月数据看,今年前三个月都是亏损,但从4月开始,规上餐饮连锁连续三个月都是盈利,每个月的盈利金额超过2亿元。
所以从数据上看,今年二季度起,餐饮行业的生意是在逐渐好转的。
为了验证真实情况,我又跟几位餐饮老板聊了聊,发现行业里确实存在关店的现象,不过,情况肯定没有部分媒体渲染的那么糟糕。
这一波关店潮,主要集中在高端餐饮品牌,很多平价快餐店其实活得不错。山东临沂的一个烧饼牛肉汤店,主打薄利多销,2个烧饼+牛肉汤的线上套餐,用户到手只要7块5毛钱,扣除各项成本6块,还有1块5的利润。店老板说,每个月的纯利在1万元以上。
像这样的夫妻老婆店,其实数量非常庞大,他们赚不了大钱,也进不了统计名单,但收入肯定能超过当地的平均工资,只是媒体关注不到他们,没法让他们成为餐饮行业的“代言人”。
平价餐饮今年还有一个利好,就是牛肉等原材料的价格下降了。国内牛肉产能和进口量都在增长,而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持续下行。前几年,牛肉批发价格大概每斤40多元,现在北京新发地的牛前腿批发价跌破了26元。
这两年牛肉价格降低,也催生了一批平价、高性价比的鲜切牛肉自助火锅、鲜牛肉烫捞、生烫牛肉米线等品牌,很受年轻人欢迎。现在,西贝旗下的“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正在北京市场陆续开店。
综合这些数据和案例,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整个餐饮行业还在稳健发展,结构性的调整也在进行中。有些门店遇冷,有些逆势扩张,餐饮老板的悲欢,本来就不相通。
2、低价的底气
在市场分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平价小店,不约而同采取了同一策略——卷低价,标准动作便是推出平价套餐。
其动机很好理解:拉低消费门槛,增加客流和订单量。
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大,人们花钱越来越谨慎的当下,低价成了一个看似无往不利的武器,这很契合当前的消费趋势。问题是,如何做到低价,同时不低质?
7块5的牛肉汤配两个烧饼,商家还有赚头,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小心眼地认为一定有猫腻,比如食材以次充好、使用预制菜或者偷工减料。
事实是,这位老板坚决不用预制,烧饼都是现烤现做,店里的回头老客特别多。因为今年牛肉价格特别便宜,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让他能够维持低价。用他的话说,开餐饮店没有说很容易的,也很难挣大钱,加之餐饮大环境不好,保持薄利多销,才能长期维持运营。
这家夫妻老婆店的烧饼牛肉汤之所以这么便宜,除了牛肉价格降低,还跟这家店的经营模式有关。寻常的商家,商家按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依次备餐,分散式点餐,商家进货、做菜等流程都比较复杂,还容易堆积食材。但这家店,主打一两个餐品,商家更清晰掌握消费者需求,形成良性规模化效应,批量采购、批量准备,都可以降低食材、人工成本。
不只是牛肉汤。以牛肉为代表的肉类食材价格下降,降低了很多餐饮商家的经营成本,这成为他们推出更多折扣套餐、以价换量的底气来源。
餐饮商家是最接地气、最会算账的创业群体之一,柴米油盐、一分一厘,都是最真实的生活。
他们手中时刻在记账,记小账,也算大账。用低价换取销量,用品质赢得口碑,让生意长久做下去,算的就是大账。
低价直接改变了门店的“账本”结构:无论是平价新品,还是折扣团购,都会让客单价降低,意味着收入减少,但与此同时,它可能带来更多订单、更多复购,用规模摊平之后,利润可能不降反增。
开在北京南城某小区里的一家粤菜馆,在线上推出了一个标价308元的双人套餐,两荤两素一汤一主食,都是店里的明星单品,份量做了缩减,只要74元。店经理告诉我,90%的新客人都是被这个套餐吸引进店。
“门店位置太隐蔽,房租、人工都是固定成本,每天一开门就是在花钱,只要有新客人来消费,新增的其实就是一点食材成本,总还是有的赚。”他说。
无论是降价还是用新品拓客,本质上都是在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所谓“质价比”,指的是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品质,或者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品质。低价是相对的,它和品质共同构成一个坐标系,消费者站在其中,用脚投票。
3、“三座大山”与“一根红线”
然而不是所有餐饮门店都有底气卷低价,就像不是所有餐馆都能赶上牛肉降价。
翻开任何一家餐馆的“账本”,我们会发现它必然面临“三座大山”——租金成本、人员成本、食材成本。这三项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门店利润率。
今年4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相关政策解读中提到,北京餐饮业面临房屋租金高、用工成本高、食材价格高,但经营利润低的“三高一低”问题。
其中,房租是压在餐饮老板们头上最大的一座山。
《2023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房租、人力、食材这三项支出基本占到了商家总成本的70-75%,再扣去税费、固定资产折旧与其他损耗,利润率通常只有5-10%。其中,房租是最大成本,不少店的房租甚至占到了月营业额的30%-40%。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租金成本尤其高。北京一家餐饮品牌的负责人告诉我,北京的好商圈、好位置价格很贵,装修和房租成本占总成本至少得有四成,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量根本开不下去。
临沂牛肉汤店的老板说,两年前他投资30多万元让门店开张,其中房租一年就要12.5万,三个月前,因为房租上涨压力大,他把店搬到一个相对偏僻的位置。但正是因此,门店的成本一年省了8万元,最后算下来每个月的利润还增加了三成。
相比平价小餐馆的高灵活性,高端品牌面临船大难掉头的难题。它们的门店往往开在购物中心、临街等黄金位置,门店面积大,租金成本很高。
去年6月停业的川菜餐厅“明路川”位于上海北外滩,今年春天关店的KOR SHANGHAI位于南京西路,前不久刚暂停营业的L'Atelier 18更是位于大名鼎鼎的外滩十八号。对于这些明星门店而言,一旦营收跟不上,就难以覆盖成本,经营风险大增。
在北京开店20年的鼎泰丰,关闭14家门店并不让人意外。最常见的一类用户评价是:性价比低——菜品口味一般,分量小,居然还收服务费。
餐饮门店在经营时还有一条“红线”,相当于能承受的利润最低值。企业会考虑综合成本、折扣力度、回款速度等,设定一个利润下跌的临界值,一旦低于这个数值,就得调整经营策略。
对于经营者而言,这是一道算术题,需要在红线之上,尽量拉大营收与“三座大山”之间的差值。
大部分品牌希望客流持续增长,营收不断创新高,客单价最好能往上走,但在整体消费不景气的环境里,消费者不仅进店次数减少,还花钱越来越少,算不过账的企业,就得想办法调整账本的结构。餐饮品牌推出各类平价套餐、平价子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或者搬到租金更便宜的位置,便是在调整业态及门店模型,改善盈利模式。
无论是通过改变门店的业态和经营模式,还是增加各种品类、平价套餐,其核心都是在尽可能控制甚至减少租金与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经营效率。
低价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竞争加剧的餐饮行业,不存在永远有效的万能公式。行业起起伏伏,有人艰难转型,有人闷声发财,餐饮老板们唯有主动迎战、顺势而为,才能穿越周期。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