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和大资管新发展”,围绕资管服务新质生产力、全球资产配置、财富管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
平安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熊珣在主论坛“大资管创新发展”圆桌对话中表示,投研能力始终是一家资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风险体系和科技系统的搭建都离不开投研框架的支撑与投研体系的沉淀。
就如何看待当前资管市场面临的机遇挑战,熊珣表示,当前居民的资产结构和资产配置行为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储蓄存款已难以满足个人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配置需求,大额存单停发、利率下调在推动个人资产转向金融资产,在这个大池子之外,非金融资产也在往金融资产流动,总体来看理财行业的发展大有可为。
但他同时指出,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宏观经济温和复苏但仍存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资管机构生产端的压力不可忽视,我们必须正视优质资产供不应求的现状。”
熊珣表示,要应对这一挑战,首要是练好内功、提升投研能力。投研能力是一家资管公司的内核、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风险体系和科技系统的搭建都离不开投研框架的支撑与投研体系的沉淀。所以说,投研是资管机构最底层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在投研的另一端,理财公司要做好前瞻性的风险防范。2022年债市回撤是理财行业进入净值化时代后的第一次大的压力测试,类似的情况可能在未来再次上演,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风险来临之前提前降低风险敞口。
其次是锻造产品力。因为脱胎于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是整个资管板块中最接近于财富端的机构。理财公司的产品体系就像是基础设施,只有打造一个强大、扎实、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才能把各项投研能力以产品的形态供应给渠道以及提供给个人客户。
此外,资管机构需要持续提升科技能力。如何在量大繁杂、精度要求高、容错率低的生产过程中完成产品管理与交付,科技是非常核心的能力。根据平安理财在科技投入上的体会,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复利效应。
谈及“如何共建资管大生态”时,熊珣表示,理财公司在大资管生态中扮演着连接的角色,应该做更多事情为整个资管生态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持续做强自身投研能力,与基金、保险等优秀资管公司合作,集合行业智慧,同时融入财富管理生态,与渠道双向赋能。平安理财的固定收益投资一直在打造信用投资、策略交易、另类投资的“三张名片”:包括在低利率环境下,要善于抓住市场震荡波动中的交易性机会,尤其重视量化模型在策略研发和投资中的运用;在传统金融资产收益率不足的情况下,配置REITs、高股息资产等。通过构建收益来源分散的投资组合,产品本身在投资侧和抗风险侧的韧性自然会得到增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