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点名农夫山泉和百岁山,称其矿泉水里的溴酸盐含量达欧盟规定的最高限值。次日,农夫山泉发布消息称,已委托香港律师,要求香港消委会向农夫山泉及其消费者郑重道歉,并指出对方三大错误,即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明显主观误导。
7月18日,香港消委会发布就农夫山泉测试样本结果的澄清:
本会重申,是次全部30款测试样本的化学安全及微生物测试结果理想,没发现有害物质超出相关准则值,本会不论在月刊文章、新闻稿及其他传讯文件,以至记者会上的发言均清楚指出是次测试的全部样本(包括农夫山泉该样本)均可安心饮用。文章的主旨并非产品有安全问题,而是为各样本的性价比和瓶装水的胶樽对环境所构成的影响,提醒消费者瓶装水塑胶瓶一般只能使用一次,而降解塑胶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消费者宜尝试改变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塑。
本会就是次测试因样本归类出现落差而引起的误会,表示抱歉。
那么,本次事件提及的“溴酸盐”究竟是什么?怎么产生的?真的致癌吗?
溴酸盐如何产生?
溴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常见的溴酸盐有溴酸钠、溴酸钾等。在水处理过程中,当加入氧化剂用以消毒和杀菌时,就与水中的溴元素氧化反应,生成溴酸盐这种“副产品”。
天然水中并没有溴酸盐,但广泛存在溴化物这样的微量物质。尤其是在含有较高浓度溴离子的水源地,当水源中的溴离子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溴酸盐时,就可能导致水中的溴酸盐含量升高。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刘少伟说,水厂常用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对地下水进行消杀,而地下水通常都含有溴化物,自然就产生了溴酸盐。
溴酸盐真的致癌吗?
溴酸盐在水中积累过多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因此,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对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含量设有安全限值。只要饮用水符合安全标准,其溴酸盐含量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刘少伟认为,香港消委会采用的溴酸盐标准,应为矿泉水标准,这是更高的标准。而农夫山泉等企业采用的是高于国标的“企标”,适用于企业自定的瓶装水生产标准。至于致癌性,WHO认定的致癌物分为“致癌物”和“可能的致癌物”,溴酸盐属于后者。他直言,“可能的致癌物”其实很多,比如在煎炸食品的高油温下,也会产生“可能的致癌物”。
当然,此前有动物实验表明高剂量的溴酸盐可能引发膀胱癌,但这在人类身上的效应还需更多研究来证实。刘少伟说,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证明溴酸盐必然致癌,消费者不必过度担忧。
水处理如何更安全?
事实上,检测到饮用水中的溴酸盐超过国家限值时,就应采取措施,如改变水源地、调整消毒工艺等,以确保水质安全。在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确保食品中不含有任何可能对健康产生威胁的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在水处理中,氯气是最常用的消毒剂,它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二氧化氯也是常见消毒剂,在过程中的副产物较少。不过,刘少伟认为,任何消毒杀菌的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含氯制剂也会产生“余氯”,并不能十全十美。无化学残留的物理消杀方法是否更好?比如紫外线能使微生物失去活性,但其设备成本较高;又如活性炭过滤,可吸附水中一些有害物质,但不直接消毒。因此,选择哪种替代方案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水源条件、生产成本、处理能力和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文章来源:上海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