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转融券停了 量化交易什么时候叫停?
2024年07月18日 07:03
作者: 皮海洲
来源: 大河财立方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皮海洲:转融券停了 量化交易什么时候叫停?】在市场的强烈呼吁下,7月10日晚,证监会叫停了中证金融公司的转融券业务,赢得舆论的称赞声一片。随之而来的是,量化交易什么时候叫停,就成了市场关注的一个话题。毕竟量化交易和转融券一样,都被市场视为是重要的做空工具,都是市场呼吁叫停的对象。不过或许是量化交易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关系,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达到1600余个,因此,对于量化交易,管理层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

  在市场的强烈呼吁下,7月10日晚,证监会叫停了中证金融公司的转融券业务,赢得舆论的称赞声一片。随之而来的是,量化交易什么时候叫停,就成了市场关注的一个话题。毕竟量化交易和转融券一样,都被市场视为是重要的做空工具,都是市场呼吁叫停的对象。

  不过或许是量化交易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关系,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达到1600余个,因此,对于量化交易,管理层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如今年5月15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便进一步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而7月10日晚,证监会在叫停转融券的同时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

  就在证监会表示要推动程序化高频交易降频降速的同时,市场上也传来了为量化交易正名的声音。有观点认为,量化交易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价格发现。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为例,据统计显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持股市值约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5%,交易金额占比约30%。高频交易额约占程序化交易额的60%。

  不可否认,量化交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带来流动性,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是以牺牲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代价的。毕竟量化交易是在割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韭菜”,这样的交易量越大,流动性越强,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是充满了罪恶的。因此,这种流动性的增加不要也罢。

  而且用中长期的眼光来看,量化交易带来的这种短期流动性的增加,其实是危及到市场中长期流动性的。毕竟量化交易损害的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也会进一步动摇广大中小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从而让更多的投资者对股市保持观望甚至远离股市。并且一些准投资者在看到股市的亏钱效应后,也会放缓或暂停进入股市的步伐。股市将会因此更加低迷,流动性更加不足。

  而就价格发现功能来说,量化交易的价格发现,其实就是不停地通过“割韭菜”来打压股价。尤其是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量化交易的所谓价格发现,基本上就是不断地打压股价,让股票价格不断地创出新低,甚至是创出历史新低。因此,这种价格发现并不是当前的A股市场所需要的。实际上,目前的中国股市需要的是股票价格的上涨,并由此给市场带来财富效应,让广大中小投资者都能够在股市里赚到钱,从而刺激国内消费的提高,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所以对于当下的中国股市来说,量化交易应该叫停,而不是所谓规范发展,维护市场交易公平。毕竟量化交易的存在就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不公平。毕竟中国股市的“市情”就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人数占据绝大多数,但量化交易却是广大中小投资者难以参与的,它仅仅只是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工具而已。这种工具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不公平,因此,为了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需要,有必要直接叫停量化交易。

  不仅如此,量化交易的存在也是背离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的。因为在日常的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一直强调要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甚至强调要发展“耐心资本”,但量化交易却是一种典型的投机炒作行为,是与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背道而驰的,更加看不出一点“耐心”。因此,对于这种过度投机炒作行为应坚决予以叫停。

  此外,量化交易也有价格操纵的嫌疑。管理层表示,要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实际上,这里的申报与撤单,明显存在虚假申报嫌疑,这是操纵市场的一种手段,显然不是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就可以了之的。所以对于量化交易不应该予以包容,而应该对其说不。同样被视为是做空工具的转融券被叫停了,量化交易同样应该叫停,在对待做空工具叫停的问题上,监管部门应避免“挤牙膏式”监管。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皮海洲:转融券停了,量化交易什么时候叫停? | 立方大家谈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