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全球化本土化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带产业链“组团”出海
2024年06月28日 02:38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0157_0

K图 01157_0

  “伴随南美区域业务迅猛增长,我们越来越忙了。以前一年大概有50%的时间在海外,现在可能80%的时间要待在海外。”湖南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南美区域经理刘行宇表示。

  近年来,高空作业机械逐渐成为我国工程机械产业中率先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的品类。凭借智能制造、电动化及高端产品的优势,我国工程机械头部企业竞相突破高空作业机械等新兴产业。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就是其中一抹亮眼的“极光绿”力量,自2018年进入高空作业机械行业以来,通过6年时间成了全球第六大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目前,其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连续多年大增,同时带动我国高空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走向全球,已有10多家上游企业跟随出海并参与建立全球化生产基地。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总经理任会礼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深耕一个产业,不可能单靠主机厂一家的力量。他说:“我们选择与供应链企业‘共生’,引导供应商向‘专精’方向发力,实现产业链组团‘出海’,从产品出口迈向产业出海,从国际化迈向全球化本土化。”

  出海火爆了,挑战也来了

  身为湖南人的刘行宇,如今难得有机会回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高空作业机械园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崭新的智能工厂坐落于此。

  “相比国际巨头,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产品创新迭代和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化上拥有明显优势。我们在南美区域率先推出了电动化的高空作业机械产品,一下在很多国家打开了新市场。”走在宽敞而明亮的智能工厂里,刘行宇告诉记者。

  这座智能工厂依靠33条智能生产线与153台工业机器人,平均每7.5分钟可下线一台剪叉产品,每20分钟可下线一台臂式产品,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已超90%。

  南美区域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出海的“重镇”之一,在巴西、智利、秘鲁等地相继设立了分子公司。“高空作业机械的买卖重要,售后服务更重要。目前,南美区域已经做到服务本土化,服务体系的当地员工占比超过90%。”刘行宇介绍说。

  南美区域的繁忙,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出海火爆下的一个缩影。

  每天早上8时15分,任会礼都有一项固定的工作安排——参加海外服务电话会,海外收入占比越来越高,了解海外客户对产品使用的反馈及处理相应问题一事变得愈加重要。“服务软实力将决定我们产品能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等高端市场走得多远。”任会礼说。

  中联重科此前表示,今年一季度高空作业机械销售收入实现同比较快增长,同时产能重点向海外业务倾斜,保障海外业务的销售。记者6月再次采访时,任会礼对今年信心更足了,“出海收入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我国高空作业机械出口32968台,同比增长22.2%。不过,挑战也在同步到来。6月14日,欧盟方面公布对我国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前预披露。抽样企业的拟征收反倾销税率为23.6%至56.1%,合作企业的拟征收平均税率为32.0%,不合作企业的拟征收税率为56.1%。

  与供应链企业“共生”,“组团”出海

  变化已在发生。“连续三年,我们供应商大会的主题皆为‘极致·共生’,注重与供应链企业‘共生’,瞄准产业链‘组团’出海。”任会礼表示。

  在任会礼看来,对主机厂而言,来自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支持不可或缺。“上游供应链企业,给我们提供更先进、更极致的产品,我们就会变得更强。我们更强了,供应链企业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任会礼说。

  近年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尝试从600余家供应商中培育“专精”供应商,“供应商集中精力做好一个产品,与我们深度绑定,互相扶持,不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协同共生关系。”任会礼介绍说。

  在电动化发展之初,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一度面临“拦路虎”,正是靠着与供应链企业“共生”,实现了突破与双赢。

  “几年前,刚开始发展电动化产品时,我们有相关电子元器件是从海外采购的。由于产能不足,海外供应商只能给我们供货100套/月,这意味着我们只能生产100台/月电动化臂式高空作业机械,这将极大限制高端产能释放。”任会礼举例说,正是在此情况下,“我们与‘专精’供应商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并取得突破,确保了供应,提升了品质。现在,我们带着它一起出海。”

  任会礼算了一笔账,光靠这一项突破,上述“专精”供应商就打开了新的细分市场,每年新增产值亿元以上。

  眼下,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正携手电子类、液压类、结构件类的10余家“专精”供应商一起出海设厂设生产基地,实现产业链“组团”出海。

  据悉,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墨西哥生产基地已投产,正在提升产能,实现高空作业机械产品海外本地化生产后可以对美洲区域需求形成有效支撑。

  “欧洲工厂也在筹备中,相信不久后就会有进一步消息。”任会礼说。

  从产品出口迈向产业出海

  如今,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为代表,我国工程机械产业正在深度牵手供应链,纷纷组团“出海”,把产业链带出去,发力全球化和本土化。

  “实际上,海外的反倾销调查一并涉及全球高空作业机械龙头企业在我国的产能,它们同样面临扩大欧美本土化产能的问题。我国高空作业机械产业正在加速推进全球化生产基地建设,并协同推动供应链、零部件的全球化布局,保障一半成本以上的本土化率,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走向全球化。”一位高空作业机械行业人士表示。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海外营销总监刘建村表示,我们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化本土化企业,“不单只是出口产品,更要发力全球化及本土化。目前,我们研产销服整个价值链中的销与服环节80%部分已经本土化。接下来,我们将带着供应链一起出海,实现全球生产环节的本土化,实现共赢。”

  浙江鼎力近期表示,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目前拥有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大系列高空作业机械共200多个规格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拥有海外研发中心及中国企业研究院。

  我国高空作业机械租赁商头部企业——华铁应急同样正加快全球化布局。在今年5月召开的2024年核心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上,华铁应急董事长胡丹锋表示,华铁应急计划在未来10年达到管理3000亿元设备资产、打造2500个租赁网点、实现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并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布局全球市场。

  据统计,进入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的13家我国企业,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平均海外收入占比44.24%,较10年前的5%增长近8倍,销售、服务网络在全球的覆盖率已经超过70%,生产环节海外本土化率加速提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深化全球化本土化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带产业链“组团”出海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