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诚健华拿30亿理财背后:一季度账上现金超82亿 更多Biotech面临“资金渴”困境
2024年06月27日 20:58
作者: 杜苏敏
来源: 时代周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688428_0]

K图 09969_0

  6月26日,诺诚健华(688428.SH;09969.HK)发布公告称,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及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公司拟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单日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以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公司与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

  对于投资品种及范围,诺诚健华称,主要用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可转让大额银行存单、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货币基金。

  诺诚健华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的企业。因知名院士施一公为公司联合创始人,诺诚健华在成立之初就自带光环。2022年9月,在港交所挂牌两年的诺诚健华顺利登陆科创板,成为继荣昌生物(688331.SH;09995.HK)、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之后又一家“A+H”双资本平台运作的生物科技企业。

  这并非诺诚健华第一次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Wind公告显示,2022年-2024年,诺诚健华曾三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额度均在8亿元~10亿元之间。

  诺诚健华多次大手笔现金理财的底气是公司充裕的现金流。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自上市以来,诺诚健华的账上现金总额一直很高,最低时也接近40亿元,最高的时候,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一度超过90亿元。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诺诚健华货币资金仍高达82.02亿元。

  不过,虽然账上现金流充裕,但诺诚健华距离实现盈利仍有距离。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诺诚健华实现营收7.39亿元,年内亏损额为6.31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66亿元,亏损额为1.42亿元。

  目前,诺诚健华的营收仍依赖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商品名:宜诺凯)的销售收入。2023年,奥布替尼实现销售收入6.72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91%。2024年一季度,奥布替尼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99%。

  奥布替尼于2020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一款第二代BTK抑制剂,目前在国内获批的适应证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套细胞淋巴瘤(MCL)、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等。而诺诚健华的商业化策略也主要是围绕奥布替尼展开。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过去三年,诺诚健华每年获得的银行利息收入就超过一亿元,2021-2023年,这一数字依次为1.35亿元、1.37亿元和1.92亿元。

  6月27日,就公司闲置资金投资额度大幅提升的原因、此举会否影响公司研发管线推进以及公司大量资金闲置是否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诺诚健华方面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公司始终致力于高效利用自有资金,以支持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和创新研发。“秉承着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且确保不影响公司现有研发管线的稳步推进和未来研发项目的灵活布局。对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可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公司与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其强调。

  与诺诚健华处境相反的是,不少Biotech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却令人担忧。据药智头条统计,截至2023年年末,现金储备在5亿~10亿元间的企业共计16家;另有20家biotech企业的现金储备不足5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翻查企业财报发现,这当中,不少药企的账上现金已不及公司同年的研发投入。如开拓药业(09939.HK),截至2023年年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仅4.56亿元,而这一年,公司研发成本4.89亿元。而博安生物(06955.HK)2023年研发开支约2.31亿元,但公司截至2023年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02亿元。

  此外,迪哲医药(688192.SH)、永泰生物(06978.HK)的现金流情况则更显局促。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迪哲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504万元,同期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2.05亿元。而永泰生物截至2023年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216万元,同期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1.77亿元。

  在此背景下,开源节流成了多数现金流吃紧企业的首选动作。其中,开拓药业、博安生物大幅缩减了研发投入,二者2023年的研发成本分别同比下降66.60%和42.33%。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通过裁员、增加银行信贷或是将管线对外授权等方式改善现金流情况,减少亏损。典型的如基石药业(02616.HK),2023年11月-12月,基石药业在近两个月内连续对外授权或转让了三款创新药产品,包括艾伏尼布片(商品名:拓舒沃)、普拉替尼(商品名:普吉华)和PD-1单抗Nofazinlimab。

  同时,基石药业的员工数量也出现大幅减少,从2022年年底的476人降至2023年年底的230人。与此同时,员工成本由2022年年底的2.121亿元减少至2023年年底的1.031亿元。

  2023年,基石药业年内亏损3.3亿元,同比缩减56.60%。对于亏损缩减的原因,基石药业也表示,主要是员工成本的大幅减少和转让艾伏尼布业务的净收益。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3
原标题:诺诚健华拿30亿理财背后:一季度账上现金超82亿,更多Biotech面临“资金渴”困境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