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新增债额度已下达 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支撑
2024年06月26日 06:0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第二批新增债额度已下达 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支撑】财政部日前下达福建省2024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824亿元,传递出第二批新增债务限额已下达的信号;同时,各地已公布的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过2万亿元。专家认为,三季度将是地方债发行高峰,随着债券发行使用节奏加快,基建投资增速将获明显支撑。

  财政部日前下达福建省2024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824亿元,传递出第二批新增债务限额已下达的信号;同时,各地已公布的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过2万亿元。专家认为,三季度将是地方债发行高峰,随着债券发行使用节奏加快,基建投资增速将获明显支撑。

  地方债发行将加快

  日前,福建省财政厅发文称,财政部下达2024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7%。这表明今年第二批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已下达。

  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介绍,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在扣除提前批额度后,财政部会将剩余额度尽快分配下达至各省区市,这也被称为第二批新增债券额度。

  与此同时,多地近期公布了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6月25日,27个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计划于三季度发行地方债共计2.36万亿元,其中,四川、广东、湖南等10地三季度计划发行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接下来,地方债将继续保持较高发行频次。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各地合计发行地方债3.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1.35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不足五成,意味着下半年发行任务还比较重。”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考虑到专项债若集中在四季度发行可能会影响资金在年内的使用进度,预计三季度将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高峰,也是地方债整体的发行高峰。

  多地明确表示将加快地方债发行。福建省财政厅表示,将尽快分解下达新增债务限额,适当加快债券发行使用节奏,进一步发挥其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

  在加快地方债发行节奏的共识下,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多地明确要求,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资金下达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据福建省财政厅公告,近期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中,一般债务限额140亿元,优先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专项债务限额1684亿元,用于能够实现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的公益性项目,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和成熟度较高的项目,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山西省财政厅表示,下半年将持续加强市场研判,科学筹划债券发行,项目成熟一批发行一批,发挥政府债券调结构、促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介绍,从专项债到形成实物工作量需经历“专项债发行—资金拨付—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一传导链条,无论是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资金拨付还是实际支出有所延缓,均会影响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监管层表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背景下,4月底以来,多地积极落实该项举措,包括打通项目堵点和难点,一体推进项目申报、储备和开工建设,督促支出进度较慢的地区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要求加快推进项目施工进度等。”谭逸鸣说。

  有力支撑重大项目建设

  从资金投向看,地方债有力支撑重大项目建设。

  截至6月18日,2024年青岛市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20.2亿元,为供热设施建设工程、即墨区东部医疗卫生中心三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瑞昌路公交停车场、市民健康中心二期、东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新增专项债券扩投资、稳增长的作用。

  后续,充足的资金来源将有力带动基建投资提速。中银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5月以来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已开始放量,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获明显支撑。

  “基建投资仍是现阶段稳投资稳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冯琳表示,5月起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并将带动银行配套贷款跟进,为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冯琳提到,近期国家发改委提出要“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6月底前开工建设”,且已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这意味着后期基建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速度会加快。整体上看,今年基建投资将持续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稳定器”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38
原标题:第二批新增债额度已下达 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支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