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重组出效果需先思考好三个问题
2024年06月26日 01:18
来源: 证券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证券行业并购重组事项进展不断。西部证券6月21日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国联+民生、浙商+国都等并购重组案例正稳步推进;另有长江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股权更迭消息频现……

  并购重组是指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和资产的重新整合,为企业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升温,与当前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内外部条件和基础已具备密切相关,也与券商期待提高综合实力和做大业务规模的需求直接相关。

  券商并购重组已进入较好的时间窗口。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紧接着,证监会表态,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公布了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任务单、时间表和路线图。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态度之明确,均超市场预期。

  显然,并购重组不仅是券商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主要途径,也是证券行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亦是资本市场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A股上市券商共43家,在行业中的影响和地位举足轻重,但整体仍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在综合金融服务、抗风险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距离一流投资银行的标准和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券商想要从“长个头”转向“强筋骨”,并购重组是一剂“补药”,可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等功效。

  在政策推动下,叠加自身谋求做大做优做强的客观需求,一轮围绕“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并购重组热潮正在证券行业涌现。笔者认为,并购重组本是“1+1”的组合,若想实现“1+1>2”的效果,每家已“拧动发条”的券商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寻找适配标的?券商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需以公司整体战略为导向,寻找互补性强(业务、牌照、地域等)、协同性高,且资本实力雄厚、团队本领过硬、客户资源丰富、投资者回报创造能力较强等特质的标的,真正在资金、人才、业务等方面实现最优配,形成强强联合之势。

  二是如何成功“修枝嫁接”?合并容易整合难,券商并购重组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双方后期的整合,而整合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战略、市场资源等多个方面,因而券商需重点关注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融合、组织结构设置、渠道网点取舍等事项。

  三是如何加速做优做强?并购重组后的券商,需以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为抓手,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把功能性放在首位,恪守“看门人”责任,注重可投性,挖掘好公司,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另一方面,完善业务体系,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充分满足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切实提高投资者长期回报。

  目前来看,在政策引导和内生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券商并购重组将提速。期待国内券商借助并购重组这一资本市场工具做优做强,切实当好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加快向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迈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券商并购重组出效果需先思考好三个问题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