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怎么看“科特估”行情?行情要“买预期 卖兑现”
2024年06月16日 09:34
来源: 申万宏源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一、短期“科特估”催化的科技成长行情有所表现,一些近期被忽视的基本面改善借势发挥。我们提示,科技成长基本面确实在底部区域,但高弹性改善的线索尚不清晰。“科特估”行情可能也要“买预期,卖兑现”。

  短期“科特估”行情发酵,市场普遍讨论的逻辑包括:

  1.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提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市场由此推演,管理层重视科技创新,“科特估”政策可能加码。

  2. 科技成长相对估值处于低位,科创板调整周期已超过3年时间,性价比与自身的历史比较高(横向比较尚无显著优势)。

  3. 一些基本面改善已经发生,但前期未被市场充分重视。这些逻辑借反弹窗口被集中讨论,包括:半导体景气恢复拐点,全球算力高景气,AI终端进入加速落地阶段,汽车IT景气展望持续向好等。部分投资者做多科技成长,“科特估”权重并不大,科技成长能够找到基本面改善的方向才是核心。

  针对市场发酵的乐观预期,我们做三点讨论:

  1. “科特估”与“中特估”并非完全可比。“中特估”能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导向与市场审美变化相契合。市场更多从非成长因子上寻找估值提升机会。“中特估”相关板块的机构初始持仓更低,与市场资金相对力量的变化也更契合(配置类资金相对力量增强)。基本面边际改善(提升分红比例)更明确、更普遍。在这些方面,“科特估”的逻辑可能都弱于“中特估”。另外,部分投资者期待的用放宽准入,提高流动性的方式推动“科特估”,可能不符合“新国九条”对交易行为的政策导向。基于潜在政策催化交易“科特估”,可能也要“买预期,卖兑现”。

  2. 科技成长整体估值处于低位,风险回报比较高,但具体到细分结构上,高景气资产估值已经不低,低估值资产景气展望偏弱。科技成长高景气方向(典型是算力),股价也处于高位;6月以来,大基金、AI终端、汽车IT行情也有所演绎。半导体景气恢复拐点的讨论早已有之,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库存周期确实全产业链验证改善,但总体的供需格局,特别是中下游的供需格局,依然偏弱。这种库存周期和供需周期错位的情况,其实是历史上未出现的。所以,在需求侧未出现新爆款的情况下,半导体景气拐点后大概率只是弱改善。我们同样看好中期新经济总体景气改善,只是短期不宜操之过急。创投一级市场的调整期已接近3年,新创投项目定价正在趋于合理,A股科技公司在合适价格外延扩张加速的条件正在改善。耐心等待基本面改善由点及面。

  3. 从市场特征上看,短期科技股上涨市场调整,高股息反弹市场反弹。这反映出,“科特估”行情只聚焦在部分TMT细分领域中,板块和市场总体的共振偏弱,目前“科特估”还未走出“新主线”的模样。

  二、5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核心交易线索是内外需改善未形成共振,基本面预期下修。结构上,市场是先回归了广义高股息投资;而后才是科技反弹,高股息补跌。高股息是主线,科技是轮动。

  4月下旬以来,A股的核心交易特征是稳增长和兜底风险的政策加码,内外需共振改善窗口可能到来,地产链、涨价周期领涨,指数中枢抬升。5月下旬以来,“内需短期马上改善”的过度乐观预期证伪,市场错过了2024年内最可能出现内外需共振改善的窗口,基本面预期下修。体现在结构选择上,市场先是回归了广义高股息投资。而后才是广义高股息相关行业基本面额外扰动(大宗价格调整,食品饮料中观数据扰动,航运预期摇摆),高股息补跌。而“科特估”政策催化预期升温,推动科技反弹。高股息是主线,科技是轮动和超跌反弹。后续若价值和顺周期的基本面不再继续下修(6月开始,基建逐步企稳发力是大概率,中期经济弱周期波动格局不变),守住广义高股息可能重新成为占优策略。

  三、继续强调广义高股息资产才是2024年的主线。继续建议底仓配置电力、电网设备和煤炭,有色、银行、核心白酒回调是配置机会。科技和出口链中的Alpha资产(科技:算力龙头、AI手机、汽车IT,出口链中品牌力提升的个股)值得保持配置,但板块全面机会可能要等到24Q4。

  我们依然强调,短期的宏观环境相对于24Q1并未发生根本变化。24Q1占优的广义高股息资产才是2024年的结构主线。我们建议守住那些基本面未验证明显回落的广义高股息资产。重点关注电力(电价机制改革)、传统电力设备(AI需求拉动电网投资)、煤炭,有色、银行和核心白酒,回调兑现后,仍推荐逢低做配置。“科特估”短期行情“买预期,卖兑现”,把握好交易节奏。科技和出口链中稀缺高景气的Alpha资产继续保持配置,科技中主要是算力龙头、AI手机、汽车IT,出口链中主要是品牌力提升的个股(三季度出口需求总体回落,基本面仍有韧性的个股将成为显性的出口Alpha,这批标的在2025年有望更上一层楼)。港股相对A股是高Beta,但国内基本面改善的逻辑难外推,海外货币宽松预期仍在摇摆中。港股和A股三季度可能都是震荡市。继续提示围绕着Alpha布局,重点关注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的投资机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 责任编辑:18
原标题:【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怎么看“科特估”行情?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