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回应!被曝裁员、解约应届生 销量也下滑
2024年06月13日 00:1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广汽埃安回应!被曝裁员、解约应届生 销量也下滑】内卷之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面临着愈发强烈的紧迫感。不安的情绪在升腾。车企的境遇瞬息万变,没有绝对安全可言。

K图 601238_0

K图 02238_0

  内卷之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面临着愈发强烈的紧迫感。

  不安的情绪在升腾。车企的境遇瞬息万变,没有绝对安全可言。

  作为广汽发力新能源赛道的主力军,埃安承载着广汽在新能源时代的期冀。然而,此前发展顺利的埃安,今年以来情况急转直下。销量下滑的同时,埃安近期还被曝出解约应届生、裁员等消息。

  6月12日,一封名为《广汽埃安校园招聘解约通知》的邮件在网络上流传。邮件显示,埃安于6月11日向部分已签约应届生发通知称:由于应届生招聘政策调整,对已签订的三方协议/双方协议进行解约,并向被解约者支付5000元违约金。

图片源自网络

  埃安方面在回应《国际金融报》记者时称,此次涉及调整的校招人数范围在个位数内,人事会按照协议规定合理合法进行赔偿,妥善处理。

  当晚,埃安方面在微博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平台出现部分关于广汽埃安“裁员”“密集与应届生解约”等不实信息与恶意谣言,引发市场曲解,影响企业声誉。

  埃安方面称,当天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结合埃安近日的裁员消息,公司解约应届生的举措或早有规划。

  6月7日,有媒体曝出埃安将裁员20%。流传出的方案显示,这是一套组合拳式的收缩,不仅涉及裁员,还要求“停社招,校招已接offer的撕20%”,此外还要取消全员加班费、交通补贴降低、停止所有晋升考核等。截至发稿,埃安就此并未给出官方声明。

图片源自网络

  一系列举措之下,埃安困境可见一斑。

  “网约车”标签难撕

  今年以来,埃安累计销量14.23万辆,同比下滑14.42%,已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同比下滑。

  年初,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给公司定下“保底70万辆,争取8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即便以保底的70万辆计算,前五个月的完成度仅为20.32%。这也意味着,埃安需在未来7个月中实现月均销售7.96万辆才能完成计划。

  设定2024年的高销量目标设定非埃安高层盲目自信。2022年,埃安凭借全年销售27.1万辆霸榜新势力,同比增长126%;去年,公司以48万辆的销量稳居新势力第一,乘联会新能源零售销量排行榜中,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

  前两年,埃安销量暴涨主要得益于AION S与AION Y在网约车市场的放量。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今年发布的全国出租网约新车市场分析数据中,去年出租网约车新车共85万辆,其中埃安提供约22万辆,占其全年销量45%,占去年网约车新增总数约25%,意味着每4辆新网约车中,就有1辆是埃安。

  业内人士认为,埃安初期大量投放网约车市场并非错误选择。2021年新势力车企销量仍处爬坡,单月销量过千便是“高销量”,彼时埃安此举能快速提升销量,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埃安品牌,同时提升消费者对埃安的接受度与认可度。

  但今年网约车市场逐渐饱和,多地按下“暂停键”,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宣布暂停当地网约车车辆运输证核发业务,此举延缓了网约车市场对新车的需求,埃安对网约车市场的投放被迫减少。

  大量投放网约车市场也让埃安戴上了“网约车”标签。

  《国际金融报》记者询问多位意向消费者,他们普遍反映AION Y的空间令人满意,价格合适,“只是开它出去像开网约车,现在同价位车型很多,品牌可供挑选的也多,没必要买一辆‘网约车’出门”。

  “性价比”策略失效

  不仅被贴上“网约车”标签,埃安主打的“性价比”卖点在当前“卷”价格、“卷”配置、“卷”智驾的环境中也逐渐失效。

  此前,AION S与AION Y凭借8万元至17万元的“低”售价以及纯电续航超500公里的“高”续航,“性价比”超越小鹏P5、比亚迪元PLUS等纯电车型。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喊出了“电比油低”,实现“突破2000公里续航”;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则相继降价推出10万元级别车型等,数款车型“性价比”反超AION Y与AION S。

  同时,记者发现埃安向C端市场投放的车辆数次登上投诉网站,AION Y多次因电池保修期内损坏不予保修、电机异响、购车订金不退换、补贴迟迟不到位等原因被投诉;有消费者反映AION S存在严重“虚标”,续航里程在冬季折损率超50%等问题。

  另有车主向记者反映,“其他车企新车OTA(远程升级车机系统)次数很多,但是埃安旗下车型的OTA一年一次,甚至2022款的老车无法升级,直接被抛弃。”

  种种原因叠加,导致埃安在C端市场“遇冷”。

  为了扭转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埃安试图以高端品牌昊铂摆脱“网约车”标签同时提高用车体验,即便昊铂高开高打,依然没法突出重围,销量表现低迷,今年前4个月其累计销量仅为3000辆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昊铂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定位不准确是销量无法提升的主要因素,当下市场中,各家车企都在“内卷”,但昊铂并未在售价、性能上做出突破,很难打动消费者。

  曾庆洪不想“卷”了

  事实上,埃安的失利仅是广汽集团近期发展失速的原因之一,作为集团销量主力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二者销量下滑也给集团带来不小的影响。

  前5个月,广汽丰田销量为26.59万辆,同比下滑27.26%;广汽本田销量为17.36万辆,同比下滑24.3%。

  谈到销量下滑,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将原因归咎于中国车市的“过度内卷”。

  6月7日举办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曾庆洪对车市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和“卷流量”都发表了看法。曾庆洪认为,“卷价格没问题,这是供求关系和市场规律决定的,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打价格战,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同时面对当下的裁员问题,他直言,广汽也裁了不少。

  回顾过去一年广汽的发展,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经历了数轮裁员。

  2023年7月,广汽丰田遣散1000名劳务合同工,相当于其现有员工总数的约5%;同年12月,广汽本田裁去约900名合约工;2024年5月,广汽本田仍在进行大规模裁员,公司通过逐级通知形式,启动大规模裁员,已有1700人同意离职,占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

  多轮裁员也显示出合资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发展每况愈下。

  对此,曾庆洪提出“油电同权”的新概念,他希望当新能源汽车新车占有率达到50%时,能够在政策上支持油车与电车的公平竞争。如其所言,当下新能源汽车享受补贴、购置税等多方面优惠政策,这是导致合资燃油车加速推出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有业内人士解读“油电同权”,他认为曾庆洪不愿意放弃广汽丰田与广汽本田,“目前埃安B端销量优势逐渐减弱,集团其余新能源产品还处在孕育期间,保住‘利润奶牛’的市场份额变得十分重要”。

  2023年,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仍为集团带来935.28亿元和1528.69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汇总口营收的49%。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刚刚,广汽埃安回应!被曝裁员、解约应届生,销量也下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