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专家建言重塑“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教育价值观
2024年05月27日 21:15
作者: 王峰北京报道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024年5月是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每年的5月25日是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近日,主题为“重塑教育价值: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第二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西安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安市东城第二学校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教育、医疗专家及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论坛上,专家们指出,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极具挑战性,它和陈旧的教育价值观有密切联系。随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旧有教育价值观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更新教育价值观成为迫切的时代要求。

  唯有重建教育价值观,相信学生有潜能,尊重差异,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才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本之策。

  追问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杨凤池指出,当前,青少年心理发展出现了新倾向:性格上,向外归因居多,喜欢标新立异;情感上,直接表达多于委婉表达;自我意识上,以自我为中心却又自我力量不足,存在内在矛盾;人际关系上,认为非好即坏,人我边界感不清。

  杨凤池认为,这些新倾向表现出学生生理发展在前,心理发展滞后;智商发展在前,情商发展滞后。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有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强的学习困扰,青春期少男少女交往中的情感困扰,师生、亲子、同学的人际关系困扰等。

  “如果这些困扰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危机,”杨凤池说,“解决常见的心理困扰,干预是第二位的,倾听是第一位的。”

  昆明市丑小鸭中学专门招收被外界定义为“问题学生”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患有抑郁症。校长詹大年介绍,学校的孩子大部分竟然来自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收入、高素质家庭。

  “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应试教育的获益者,他们对当前孩子学习的理解产生了错误,同时在亲子关系处理中方法粗暴。”詹大年说。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指出,在生命发展历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自己的任务、规律和特点。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是只有孩子需要父母、老师,而是三方一起成长。成长共同体需要相互理解,按照规律去行动。

  如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苏彦捷分享指出,家长的情绪情感支持和权威教养,学校好的同伴关系和好的课程设计、物理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构建心理免疫系统,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快乐教育源自热爱

  论坛上,西安市东城第二学校校长、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表示,要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让有差异的学生都得以生动、活泼地成长”上。

  基于学生的情感、差异、潜能因素,冯恩洪提出“三分课堂”,即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分层教学、发展分类管理。

  冯恩洪说,“人是有差异的,与其给有差异的学生一模一样的教育,不如给他们与其能力相当的教育,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并且乐学、爱学,是教育永恒的话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共识方向。

  上海市特级教师王天蓉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忽略了孩子个人学习的意义。快乐学习的发生,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聚焦核心问题,不断探索、追问,去建构问题系统,并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衣新发主编完成了一套覆盖小学到高中基础教育全学段的心理健康教材。他提出,有效的咨询、治疗、干预、辅导都是以激发出创新素质为基础,创造、创新是创伤的解药,创伤之后要重构一种生活信念。

  论坛上,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创始人陈行甲介绍了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知更鸟”公益项目。

  “知更鸟”项目的核心是以专家技术和专业团队,帮助学校建立“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学生”五环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产生影响,以学校为中心对家长产生影响,探索一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让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困惑被看见、被了解、被疗愈。

  重塑教育价值观

  学生为什么不快乐?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教育能够变现,即能转化为利益的部分,突出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考上好学校,忽视了自我探索、合作、创造性等能力的培养。

  杨东平指出,“升学主义”无法适应社会对人的多样化需求,助长了学历高消费,造成社会和人才很大的浪费,出现高学历贬值现象。

  面对学龄人口减少,名牌大学光环减退,以及AI给教育、就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杨东平指出,要正确处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他引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先行者黄炎培的观点指出,“职业教育的地位应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应破除‘以为升学做准备的普通教育为正统,而以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

  杨东平认为,在AI时代和学龄人口减少的新环境当中,应该鲜明地提出“幸福教育”的口号,用于指导教育实践,实施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保障儿童的休息、娱乐和睡眠的时间。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表示,AI进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颠覆性改变,知识传授性教育的价值迅速衰减。

  席酉民称,数智时代对人类的想象力、创造性、融合能力的要求日益凸显,基础教育的理念必须改变,从知识导向转向全人导向。

  他谈道,全人导向是教育的目标,通过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了解自己、同学、家庭,处理好个人与社群、社会的关系,从小强化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业精神,做到对社会有责任、有追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3
原标题: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专家建言重塑“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教育价值观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