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便利店巨头退市!网友慌了
2024年05月24日 07:35
作者: 券商中国 陈曦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罗森退市冲上热搜!

  5月23日,据日经网报道,日本罗森(LAWSON)预计在7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司将于7月24日退市。

  23日晚,罗森退市等话题登上热搜,一度成为热搜榜第一名,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以为罗森或将闭店倒闭。对此,罗森中国官方客服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门店关门的相关通知,后续以罗森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罗森退市

  5月23日,据日经网报道,日本罗森(LAWSON)预计在7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司将于7月24日退市。

  据了解,2000年,日本罗森同步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已有24年。今年2月6日,日本电信业巨头KDDI宣布,将对罗森展开要约收购。3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了KDDI株式会社收购株式会社罗森股权案。交易前,罗森由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单独控制。交易后,三菱商事和KDDI将各自持有罗森50%的股份,共同控制罗森,罗森将成为两家企业的权益法适用企业,罗森的股票将退市。

  另据央视财经报道,KDDI在2019年时与罗森展开资本合作,KDDI跨界收购罗森的主要目的是扩大通信以外的业务,KDDI设想通过罗森的实体店网络,来强化自身的金融和保险业务、吸引顾客。另一方面,日本便利店行业也面临着市场饱和、人手不足的瓶颈,罗森今后将采用KDDI的数字化技术,来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拓展网络销售等新业务。

  目前,罗森退市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以为罗森或将闭店倒闭。对此,罗森中国官方客服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门店关门的相关通知,后续以罗森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2023年中国罗森营业额超142亿元

  罗森品牌1939年始创于美国,1975年从美国取得特许加盟许可后在日本开出了第一家店铺。1996年,罗森作为第一家外资连锁便利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出首家店铺,目前已深耕中国市场28年。

  20多年来,罗森不断在华布局。在区域特许加盟和收购本土便利店等措施的支持下,罗森门店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

  今年4月2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罗森门店总数6330个,位列第5,领先于711(位列第7)、全家(位列第11),落后于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和天福,是唯一一个进入前5的外资品牌。而据罗森公司社长竹增贞信在2020年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透露称,计划到2025年把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增至1万家。

  日前,CCFA新消费论坛——2024中国便利店大会全体大会上,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表示,目前罗森在中国已经覆盖了17个省和直辖市,进入了125个城市。在销售额方面,与上年相比,实现了同比124%的增长,2023年中国罗森营业额(含税)超过142亿元。

  三宅示修还在会上分享了在当前形势下,便利店行业如何生存与创新的问题。他表示,便利店的作用,从“想要的东西,在想要的时候,就在想要的地方”,变成了“想要的东西,在想要的时候,被送达想要的地方”。此外,便利店需要提供时间上的便利、安心安全的便利以及商品上的便利,并让这些便利进行进化,变得更加便利。“作为便利店,让我们大家持续保持危机感,如果不便利的话,我们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4248亿元

  根据观察,便利店板块是当前零售行业中的一大亮点。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4248亿元,同比增速为11%,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32万家,同比增长7%。其中,2023年中国便利店TOP100企业共计拥有门店182412个。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近期分享了关于日本便利店发展的观察,并通过对比中日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对中国便利店的本土化、商品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便利店需要探索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发展模式。由于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千差万别,因此区域型和全国性的便利店在选品和经营策略上应有所不同。参照中国和日本的国土和人口体量对比,以十倍来计算,将来中国可能会有10—30家左右的头部企业,还会有50—100家左右的区域特色便利店。此外,餐饮和咖啡将是便利店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也需要考虑外卖对于现有市场的蚕食。

  此前,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便利店是目前大消费板块难得的高成长且逻辑清晰的赛道,短期增长势头不减长期渗透率未见顶。早年因市场未成熟而发展较慢,2014年开始提速,近年迎来需求、政策拐点加速成长。品牌方作为产业链核心,加盟体系+毛利分成模式下有效提高利润率、降低经营风险,且手握品牌、产品研发、供应链作为核心竞争力,业绩表现远胜其他零售业态。目前,中国便利店行业处于“混战”状态,头部公司开拓蓝海市场走向全国,本地VS外省品牌、本土VS日系品牌相互碰撞。市场集中还需要时间。

便利店TOP40榜单。(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热搜!便利店巨头退市!网友慌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