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024年05月24日 05:28
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摘要】资本市场优化服务,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证监会: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外资看好A股,真金白银涌入中国市场;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0万亿元。

  5月24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证监会表示 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

  证监会综合业务司司长周小舟5月23日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证监会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新“国九条”部署要求,抓紧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

  四部门明确今年降成本重点工作 强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5月23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强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资本市场优化服务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5月23日,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多位参会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正赋能新质生产力发挥更大作用。与会嘉宾建议,资本市场应持续优化服务,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加强政策协同,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公募基金迎历史性时刻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与3月底相比,公募基金规模在一个月内增长超1.5万亿元,与1月底相比,公募基金规模三个月内增长超3万亿元。

  上海证券

  证监会: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

  5月23日,中国证监会综合业务司司长周小舟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证监会将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北交所:主动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支持相关企业上市和加快发展

  “北交所是新设市场,更要主动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支持相关企业上市和加快发展,体现交易所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5月2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北交所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条件、有基础。

  实地探访部分省会城市:新政后楼市暖意渐现

  在房地产行业迎来一揽子支持性政策之后,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落地细则,部分省会城市的楼市活跃度有所回升,暖意渐现。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武汉、长沙、郑州、西安、沈阳等地部分楼盘时发现,在政策托底下,潜在购房者加快了入市的脚步。不过,楼市新政后续效应、持续效应尚待进一步观察。

  政策产业链形成合力 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规模可期

  “低空经济”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成为卖方高度聚焦的投资新赛道。从券商的中期策略会来看,多数研究所开设了低空经济专项分论坛或者有关分享环节,深入探讨新的发展趋势下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挖掘对应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

  证监会: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

  5月23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证监会综合司司长周小舟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

  四部门部署2024年降成本22项任务

  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降低企业用地原材料成本、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激励企业内部挖潜等七方面部署做好今年降成本的22项任务。

  房贷新政有助利率市场化

  自上周五人民银行宣布取消全国层面首套房和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后,本周陆续有城市跟进,明确辖内房贷利率下限。根据新政,各地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自主确定是否设定房贷利率下限及下限水平,银行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可以看出,房贷利率新政的目的,不单单是助力楼市销售企稳,也是顺势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外资看好A股 真金白银涌入中国市场

  近期多家国际投行发表了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伴随着一片“看好”声,外资也在用真金白银进行投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约680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累计净流入规模。

  证券日报

  证监会: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

  “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有可为。”5月23日,中国证监会综合司司长周小舟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

  商务部:1月份至4月份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7%

  5月2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2024年1月份至4月份,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多家上市券商拟中期分红

  上市券商积极响应号召,正在有序推进中期分红,以增加分红频次提高投资者获得感。5月22日晚间,财通证券发布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审议通过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授权2024年中期分红的议案。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 首次突破30万亿元

  5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人民日报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加速:广东、四川等地再有多家村镇银行拟被吸收合并

  近日,广东、四川、山西等地再有多家银行拟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日前,成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收购本行控股子公司四川名山锦程村镇银行其他股东股份将其改建为雅安分行的议案》。

  反腐风暴中的传统药企背后:如何实现创新转型?

  在2023年痛失“中药一哥”宝座后,2024年云南白药又陷入反腐风暴。不过,这背后暴露的深层次问题不是云南白药一家独有,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传统中药企业俨然已经面临不得不“创新转型”的时间档口。

  第一财经

  每三天一个新的数据中心!科技巨头抢滩 AI投资的泡沫很“年轻”

  随着芯片公司率先在人工智能(AI)热潮中赚得盆满钵满,嗅到“钱味”的科技公司纷纷加码投资,试图在AI时代占得先机。高涨的AI需求下,与AI有关的“生态链”同样水涨船高。

  主题基金吸金百亿、公募密集布局 红利策略还能火多久?

  在近年来的震荡市下,红利策略成为市场热议的“关键词”,甚至被认为是今年的主线行情。不仅近九成红利主题基金年内实现了正回报,资金也在持续流入相关产品。与此同时,公募机构也“趁热打铁”加大布局力度,近一年有44只“红利”新品出现,远超过去频率。

  经济参考报

  房地产“新”观察 “真金白银”利好不断 房企融资环境改善

  金融支持房地产融资“真金白银”举措不断落地。记者5月23日获悉,万科与招商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签订协议,获得200亿元银团贷款,截至目前已到账100亿元。截至5月16日,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达到935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更多举措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在新华社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提质、降本、扩量,巩固和扩大产业发展优势。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27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