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板块集体“回血”不少基金经理踏空
2024年05月23日 03:28
作者: 裴利瑞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期,楼市利好政策不断加码,地产板块持续上涨。截至5月22日收盘,万得房地产指数已经从4月24日低点反弹超26%,同期我爱我家特发服务分别大涨136.48%、121.15%,金地集团滨江集团南国置业等多股上涨超50%。

  但反应在基金上,因为地产而净值大涨的主要是行业指数产品,主动权益基金中只有少数基金经理抓到了反弹。整体看,重仓地产的基金经理较少,有点踏空这波地产行情的感觉。

  地产板块集体“回血”

  5月22日,地产板块再度活跃,渝开发我爱我家新华联涨停,绿地控股金地集团等多股大涨超5%,万科A保利发展分别上涨2.29%、0.8%,万得房地产指数上涨1.21%。拉长时间来看,自4月24日低点以来,万得房地产指数已经反弹了超26%。

  消息面上,地产利好政策正在加速落地。继5月17日央行调整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后,住建部也在近期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做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相关工作。5月21日,武汉、长沙、合肥率先落地降低首付比例与房贷利率,三城均将首套/二套房首付比例调降5%至15%/25%,并不同程度下调了首套和二套房的商贷利率。

  多只地产主题基金水涨船高,据Wind数据统计,自4月24日至5月22日,全市场有25只基金反弹超20%,大部分都是重仓地产的基金。不过,涨幅较大的地产相关基金中,更多的是一些行业指数基金或行业主题基金,比如招商沪深300地产A上涨30.32%,华宝中证800地产ETF、银华中证内地地产主题ETF、鹏华中证800地产A分别上涨29.11%、29%、27.72%。

  也有一些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亮眼,比如,方岑和邓海清管理的中航混改精选区间涨幅高达33.12%。一季报显示,中航混改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为清一色地产股,包括中交地产信达地产万科A渝开发大悦城保利发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团京能置业城建发展

  再比如,陈小鹭管理的工银产业升级、工银灵动价值、工银核心机遇、工银国家战略等4只基金均大幅“回血”,区间涨幅达到30%左右。这些基金普遍重仓了地产、建材、家电等相关个股,其中工银产业升级的前两大重仓股分别为招商蛇口保利发展,此外还重仓了东方雨虹顾家家居欧派家居等。

  仅少数基金经理“吃到”反弹

  虽然凭借地产大反弹的基金不少,但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这些反弹较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个别基金经理身上,大多数基金经理仍然对地产配置较低。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地产仓位超过20%的基金仅有22只,去掉行业指数基金和行业主题基金后,仅剩15只,主要集中在中航基金的方岑和邓海清、永赢基金的李永兴、工银瑞信基金的陈小鹭、融通基金的邹曦等不足10位基金经理的旗下产品上。

  比如,上述把4只基金都重仓地产股的陈小鹭,在2021年底就开始加仓地产板块。他在当时表示,“针对房地产行业快速下行的压力,我们觉得行业格局面临变化,相比较而言更加稳健的龙头公司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获得更好的市场空间。”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他管理的多只基金都陆续开始重仓地产板块。

  相比陈小鹭,李永兴对地产板块的情有独钟更为早些,他是在2018年初开始重仓地产板块,迄今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仅在2021年上半年对地产板块进行了清仓,其余时间一直有地产仓位。而在众多地产股中,他最青睐的是招商蛇口和保利发展,均连续十个季度重仓。

  截至今年一季度,李永兴管理的永赢双利、永赢乾元三年定开、永赢惠添益等多只基金都重仓地产板块。以永赢惠添益为例,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重仓了招商蛇口、保利发展、金地集团、绿城中国等五只地产股,此外还重仓了顾家家居欧派家居等家居股,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都在地产产业链上。

  但除了上述这些基金经理,公募基金整体对地产行业的配置比例并不高。据东兴证券研报统计,在2024年一季度的基金重仓股中,基金重仓地产股的持仓总市值为256.70亿元,当季环比下降了20.95%,持仓市值进一步下滑,地产股持仓占比与申万房地产板块流通市值占比的差值为-0.54%,基金继续低配地产行业。

  寻找供给出清后的优质房企

  对于此前持续下行的地产股,近期的楼市新政和股价反弹是否扭转了一些基金经理的观点?近期,多位基金经理公开表达了对楼市和地产板块相对乐观的态度。

  对于楼市和房价,西部利得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何奇认为,本轮房地产的调整期可能已经进入下半程,而一线楼市有望在未来一年率先迎来房价拐点。他认为,“春江水暖鸭先知”,楼市的风向标在于一线,若说房地产兼具了投资和消费双重属性,那么一线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显然较高,即使不宜幻想过去30年地产的成长股投资重现,但也不宜忽视未来30年地产的白马股投资机会,或许经历本轮调整期的蜕变后,一线房地产长期合理的价值回报正在不远处招手。

  针对近期罕见反弹的地产股,兴银基金研究主管、消费新趋势基金经理乔华国认为,这其中既有以往政策驱动的投资惯例,也有看到地产问题逐步解决的希望。2023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注重供给侧(救房企),到拉动需求侧(刺激居民买房),甚至政府购买住房后形成保障房。虽然当前房价有压力,居民购房需求还未很有效拉动,但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已经接近解决根本问题。

  具体到投资标的上,乔华国认为,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头部集中化的阶段,投资逻辑是找寻供给出清后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因此看好一些房地产央国企和一些运营能力强的民企,包括A股和港股,其中可能更看好港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地产板块集体“回血”不少基金经理踏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