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闪崩 又有转债将违约?需警惕这些风险点!
2024年05月22日 17:34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2717_0

  近年来,随着信用风险的不断出现,市场对可转债发行方可能出现的信用违约风险担忧有所加剧。

  5月22日,深交所向岭南股份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补充列示一年内到期债务的具体情况,说明公司偿债能力是否充足,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等。随后,岭南股份直线跳水跌停,岭南转债受影响也大幅下跌,截至收盘跌幅超17%。

  值得注意的是,搜特退债近日公告,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在搜特退债成为首只退市转债后,搜特退债今年又创历史,成为首只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

  随着退市、违约转债的相继出现,转债信用风险的问题日益受到市场关注。国泰君安认为,投资者可以从偿债能力指标、资本结构、外部评级和评级展望、外部支持、是否有条件下修等角度衡量转债的信用风险。

  股债双杀

  5月22日,岭南股份突然闪崩跌停,最新价格报1.68元,总市值跌至28.2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价跌停的基础上,盘面上仍有超58万手跌停封单,相当于近1亿元资金在跌停价位等待卖出。

  岭南股份股价的跌停带崩了岭南转债,今日盘中,岭南转债持续下跌,截至收盘跌幅超17%,价格跌至80元附近。

  岭南股份在5月21日发布了向下修正岭南转债转股价格的公告,公司决定将岭南转债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为1.94元/股,修正后的转股价格自5月21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下修公告中,岭南股份提醒投资者,若公司不能从预期的还款来源获得足够的资金,公司预计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到期赎回事项可能存在违约风险。

  或许是该提醒事项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5月21日,岭南转债开盘后持续震荡走低,收盘跌2.97%。

  5月22日,深交所向岭南股份发出年报问询函。问询函显示,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被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截至2024年4月29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新增尚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的涉案金额合计约为1.60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7.59%;公司及子公司在银行、商业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逾期债务合计2.2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超10%。公司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47亿元,短期借款余额22.4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16.62亿元,公司货币资金难以覆盖短期负债。

  深交所要求公司补充列示一年内到期债务的具体情况,说明公司偿债能力是否充足,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说明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说明报告期末预计负债计提的充分性及合理性;说明原控股股东尹洪卫股份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的具体情况,诉讼进展以及解决相关纠纷的具体措施及可行性;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长期为负的原因及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应付款项大面积逾期的情形。

  避免博弈陷阱

  2023年以来,蓝盾转债、搜特转债、鸿达转债相继正股和转债同时退市;此外,正邦转债、全筑转债因公司破产重组,转债按照普通债权清偿方案偿付,转债信用风险也逐渐受到市场关注。

  近日,搜特退债公告,搜特退债回售申报期为5月8日至5月14日,回售价格为100.311元/张(含息税)。公司因陷入债务危机及经营危机,巨额债务逾期未偿还,主要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资金严重短缺。公司目前可用货币资金余额无法覆盖“搜特退债”剩余票面总金额及利息,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

  今年3月,搜特退债曾公告,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及经营危机,巨额债务逾期未偿还,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资金严重短缺,应于3月12日支付的第四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无法按期兑付。由此,搜特退债成为首只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

  退市、违约转债的相继出现,市场对转债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关注度提升,多只可转债在近期持续跌破面值。

  市场对部分转债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担忧,主要源于业绩、债券余额与账面现金对比、偿债能力、债券评级、大股东质押占比及流动性六个方面。华安证券研究指出,首先,高到期收益率的转债主体利润表现相对较为薄弱,这可能影响其偿债能力和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在债券余额与账面现金对比方面,高到期收益率转债的账面现金相对较为有限,可能使其难以应对突发的资金需求。

  此外,在偿债指标方面,高到期收益率转债的付息能力相对偏弱,可能增加投资者的担忧。

  在债券评级方面,高到期收益率转债的信用评级往往偏低,这意味着其债务违约风险较高,投资者可能更为谨慎。

  另外,高到期收益率转债的大股东质押占比较高,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其信用风险的担忧。

  最后,在流动性方面,高到期收益率转债的流动性相对较低,可能使其在市场波动时更容易受到冲击,增加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浙商证券认为,对信用风险不加考虑的低估策略可能面临低估陷阱。由于公开信用评级相对滞后,因此低估组合容易筛选出当前评级尚未调整而信用风险已出现实质性恶化的转债。

  目前转债主体的信用风险主要由相关事件驱动,包括:信用评级下调、交易所出具财报问询函、受到监管处罚、正股ST、正股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等。浙商证券表示,从相关事件出发,进行信用风险排雷,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转债低估陷阱。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突然闪崩,又有转债将违约?需警惕这些风险点!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