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茶日:这届年轻人爱找喝茶搭子,摩洛哥成最铁“茶粉”
2024年05月21日 21:54
作者: 黄亚岚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茶源自中国,盛行于世界。喝茶,不再只是喝,而是艺术、哲学,外加“朋友圈”建设的全方位服务。茶是年轻人的社交神器,一众茶企开启了“听劝”模式,抓住各种国潮、非遗、跨界联名等消费新热点。据统计,2023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3296.68亿元。茶,从中国出发穿过历史、跨越国界。2023年,中国茶叶以36.75万吨的量级,出口到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上演了一场“茶叶环游记”。其中,摩洛哥再次稳坐头把交椅,成为最铁的“茶粉”。而广东不仅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也是全国茶叶消费量、流通量第一大省,广东茶企有23.27万家,居全国第二。

  我国去年干毛茶总产值3296.68亿

  以36.75万吨的量级出口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茶叶年产量640多万吨,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饮茶。

  国际茶日是中国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2019年6月,中国茶叶学会提出设立“国际茶日”提案,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41届会议上审议通过,并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此后,每年5月21日被定为“国际茶日”,旨在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茶文化兴于唐,繁于宋。千载以来,品茗饮茶在中国被视为生活之雅事,盛世之清尚。茶亦是中国人最富情趣、最具全民性的生活习俗之一,如今在我国许多产茶地,茶更是与科技、产业紧密结合,成为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金叶子”。

  茶也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自唐以来,茶叶通过茶马互市远播四方,如今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跨越山海,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之所以提议将“国际茶日”设置在5月21日,是考虑到我国茶类以绿茶、红茶为主,5月中下旬大部分都已上市,此后茶叶品质会因贮存等方面的原因有所下降,因此将“国际茶日”设置在5月21日。

  据统计,2023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3296.68亿元。茶,从中国出发穿过历史、跨越国界。2023年,中国茶叶以36.75万吨的量级,出口到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上演了一场“茶叶环游记”。其中,摩洛哥再次稳坐头把交椅,成为最铁的“茶粉”。

  广东去年干茶产量17.7万吨

  茶叶流通全国第一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茶叶相关企业165.76万家。近十年其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增速起伏较低。其中,2020年注册量同比增长4.42%至31.07万家,达近十年注册量峰值。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已注册6.46万家。从区域来看,以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等优质茶种而闻名的福建现存25.57万家茶叶相关企业,居全国第一。广东紧随其后,以23.27万家居全国第二。云南现存18.08万家,位晋前三。而在北方省份中,山东省居第一位,为9.17万家。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3年广东省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全省茶园面积158.1万亩,同比增长6.0%;干茶产量17.7万吨,同比增长9.8%;亩均产量111.7公斤/亩,同比增长3.6%。

  广东不仅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也是全国茶叶消费量、流通量第一大省。公开数据显示,广东茶叶年销量(含流转量)约25万吨,占全国十分之一;茶叶流通全国第一,年流通量近600亿元、约占全国的1/5。

南粤佳茗

凤凰单丛“茶中香水” 揭东炒茶年产值近14.4亿

  粤东:工夫茶香飘四溢

  在潮州,凤凰单丛素有“茶中香水”的美誉,以“自然花香、特殊丛韵”而著称,口感浓郁醇厚、爽口回甘,汤色金黄明亮,入口清爽有花香。

  凤凰单丛茶主要产自凤凰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温和湿润的天气,常年雾气萦绕、雨量充沛。同时,凤凰山花岗岩矿物质含量众多,微量元素非常丰富,赋予了凤凰单丛独特微妙的风味。

  在汕尾,海丰莲花山茶至今已有200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嘉靖版《海丰县志》,分布于海丰莲花山山脉的珍稀野生茶树。受优越的生态环境滋润,味甘似清露,气蔚香云霞,莲花山茶具有“金黄汤、蜜栗香”的特点,滋味浓厚、爽口、回甘强。

  2021年,海丰莲花山茶便获国家级认证,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揭阳,春茶吐绿,炒茶飘香,锅炉冒着热气,老师傅熟练地放入茶叶翻炒。刚出炉的炒茶,茶香袅袅醉人心。炒茶作为揭东的农业特色产业,揭东炒茶种植总面积达3.7万亩,年产值近14.4亿元,成为当地的一片“金叶子”。

  在汕头,单丛的魅力无人不晓,潮南红场茶叶种植面积超9000亩,茶叶年产量130万斤,是汕头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茶叶产区。

  粤北:一缕茶香氤氲千年

  在清远,千年古城孕茶香,好山好水出好茶,英德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气候温暖多雨,土壤肥沃,三江汇流,贯穿南北、东西,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英红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具有香气浓郁醇正、叶底鲜艳的独特风味,远销海外,被誉为“东方金美人”。

  在韶关,粤北高山,古茶飘香,白毛茶是中国特种名茶之一。其以大叶种居多,经过加工后的茶芽的毫毛如白霜,因而得名。滋味甘醇浓爽,并常带兰花香味。

  韶关乐昌茶叶种植历史至今已超过1200年,在唐朝开元年间,岭南名列全国八大茶产区,乐昌白毛茶既是国家级优良品种,也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茶之一。

  在河源,作为广东三大名茶之一。紫金蝉茶,茶如其名,是在特定品种、特定环境下,被一种昆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叶。手工采摘一芽二叶后,经特殊工艺精心制成,茶汤蜜香浓郁、喉韵回甘,被誉为“茶中燕窝”。紫金蝉茶有着独特的金蝉蜜韵,口感集花香、蜜香、果香为一体,茶汤香甘爽洁,令人回味无穷。

  在梅州,长寿之乡嘉应茶,一芽一叶吐芳华,以“山多、山高、山奇”闻名的干年古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土壤“长寿”,所产的茶叶被命名为“嘉应茶”。

  在云浮,用一盏茶,品一座山。山清水秀,常年云雾缭绕的象窝山,正是产茶的好地方,让每一位品尝者都感受到清爽的气息。高山云雾出好茶,象窝山上种植茶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承载着象窝山的纯净与生机,先后斩获“广东十大好春茶”“岭南特色食品”、中茶杯“特别金奖”“茶王奖”等荣誉。

  粤西:山水相拥滋味醇厚

  在阳江,新墟镇东水山海拔500多米的茶山梯田上,刚抽出的茶芽色泽嫩绿,叶质柔软,东水茶以“岩骨茶香”的独特岩韵著称。茶色透明嫩绿,味道甘凉清香,先后荣获 “广东十大名茶”等称号。

  在湛江,山水相拥,造就独特茶香,廉江的海洋性气候且植被覆盖率高,赐予了廉江能种茶、出好茶的禀赋。廉江出产的成品茶以“乌龙”为主,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融入焙火工艺,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廉江乌龙茶于2019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在茂名,新垌绿茶,以青绿油润、馥郁芬芳、甘醇清澈而闻名。新垌茶以绿茶为主,历史悠久,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种植,2014年更是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走进高州市新垌镇出瑞龙村,茶香四溢,村道旁、稻田边、山岭上随处可见或大或小的茶园,当地仍有部分茶农用传统方法制作绿茶,茶青在大锅中娴熟地快速翻炒,抛、撒、抖,随着水分蒸发,茶香扑鼻而来。

万物皆可“搭”之茶搭子

年轻人开始对喝茶“上头”了

电商平台搜索量涨幅超300%

  茶是年轻人的社交神器,一众茶企开启了“听劝”模式,抓住各种国潮、非遗、跨界联名等消费新热点。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绿茶等茶叶品类的搜索量相比去年涨幅超过300%,其中30至40岁的中青年成为春茶消费的主力,不少是95后、00后。

  近年来,各种茶馆、茶舍、围炉煮茶、围炉冰茶等饮茶方式的出现,试图将山水意趣与城市文化合二为一,将阅读、休闲、餐饮、社交等空间重组结合,构建小而美的茶文化体验空间,让人身处其中体验生活之美的同时还满足了“诗和远方”的生活。随着年轻一代的消费实力正在崛起,各式各样的饮品店都开始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设计感,想通过更高的颜值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各种新潮饮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因此“茶咖”逐渐被流传开来。此外,近年来国潮文化的盛行,与传统文化绑定的中式茶馆恰好也满足了年轻人“好拍”“好晒”的分享心理。

  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中,茶文化为年轻人打开了一种新的选择。它与近年流行的追求“慢生活”、享受“松弛感”等关键词深度契合,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用慢饮一杯茶,来醒脑与解压,来调解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品味人生甘苦、释放喜怒哀乐。

万物皆可“搭”之茶点搭子

六大茶类也有自己的茶点搭子

  绿茶:

  绿茶香气清新自然,滋味鲜爽,但有时口感会有些苦涩。可以搭配略微清甜的点心,凸显出绿茶的韵味。

  ◎适配茶点:米糕、绿豆糕、桂花糕、荷花酥等

  黄茶:

  黄茶滋味鲜爽,香气清高,在绿茶基础上多了一道闷黄工序,与之相搭配的茶点也应该遵循它的特点,味道不能过于浓郁,搭配低糖度的茶点恰到好处。

  ◎适配茶点:香瓜子、山核桃、低糖蛋糕等

  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口感醇厚顺滑,香气沉稳,具有很好的消脂解腻的作用,喝多了容易有饥饿感出现。易茶醉,热量较高的点心比较适配。中秋将近,月饼热量高,大家在吃月饼后就可以喝杯黑茶解解腻。

  ◎适配茶点:牛肉干、猪肉干、酥饼、双黄月饼、煎饺等

  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茶味比较含蓄,香气清新,滋味鲜爽甘甜,白茶本身是比较清雅的,并不适合搭配重口味的茶点。搭配一些微甜的糕点、果仁等最为适合。

  ◎适配茶点:米糕、果子、果仁等

  红茶:

  红茶的滋味醇厚浓郁,又带着回甘,配上带酸味的点心,两者糅合,滋味更加丰富。

  ◎适配茶点:果脯、酸枣糕、话梅等

  乌龙茶:

  乌龙茶汤过喉,徐徐生津。乌龙茶工艺复杂,口感丰富,有清淡也有高香,清淡的适合少盐少糖,高香的适合咸香型茶点。搭配适宜的茶点,在品茶时能保留茶的香气,不破坏原有的滋味。

  ◎适配茶点:瓜子坚果类、咸鲜口味的点心等

万物皆可“搭”之烹茶品茗

跟着“茶圣”陆羽品一杯唐朝的茶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目前已经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来,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茶圣”陆羽,品一杯唐朝的茶。

  “茶圣”陆羽头裹大唐最流行的冠饰幞(fú)头(幞头为古代包头用的巾帛。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亦称“乌纱”,故后代俗称“乌纱帽”),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一亚腰形圆座上,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于身前风炉上的茶鍑(fù,大口锅),左手抚于左腿上,右手执瓢。

  包括这只三彩炉及坐俑在内的唐三彩茶具,出土于巩义唐墓。墓主人葬于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距离陆羽去世不到30年,因此专家们认定,这个煮茶的小俑就是陆羽本尊。它也顺理成章成为目前国内首个,再现中国“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

  唐三彩茶具,巩义市博物馆藏。这是迄今考古所见最早的、较为全面地反映《茶经》等文献记载的唐代茶事中从碾茶、煮茶、分茶到饮茶的过程,展现了当时人们茶事生活图景。来源:央视新闻

  唐朝怎样饮茶?做好这六步

  我国茶饮历史千年,备茶之法主要有五种:食茶、煎茶、点茶、煮茶和泡茶。

  单说唐朝,这时经济文化繁荣,全国上下饮茶之风日盛,陆羽在《茶经》中详细叙述了煎茶的器具、流程、择水、用火和饮茶环境,还将茶事上升到文化艺术的层面。

  与三彩炉及坐俑一起出土的唐三彩茶具,还有碾、罐、执壶、盂、茶台、茶盘、盏,它们在煎茶饮茶中各有用途。

  煎茶的流程分六步:

  ①将蒸压好的现成茶饼进行炙烤;

  ②将茶饼捣碾成如同细米的颗粒;

  ③在鍑(fù)中将水烧至第一沸,加入适量的盐;

  ④将水烧至第二沸,提前先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搅动鍑中沸水,在漩涡中心投入适量碾好的茶末;

  ⑤鍑中加入刚才舀出的水用来培育茶汤的泡沫。注意,这些泡沫可是茶汤的精华;

  ⑥将茶煮至第三沸,即可将茶汤分入茶碗。

  知多D

  世界大部分语言中“茶”字发音源于中国“茶”

  茶也在影响着世界,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中国茶和茶文化的输出深刻影响着亚、非、欧、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语言中,“茶”字的发音由中国“茶”的方言读音转变而来。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到广东购买茶叶,采用当地“茶”字发音“cha”。17世纪初,荷兰人根据厦门“茶”字读音“te(tai、tay)”,称茶为“thee”。德语、意大利语等“茶”字读音来源也是如此。这也反映了中国茶叶相关出口贸易史,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国际茶日:这届年轻人爱找喝茶搭子,摩洛哥成最铁“茶粉”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