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有数⑧|广东人口格局变迁:广深佛人口再创新高 三市陷入负增长
2024年05月19日 21: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023年,广东“人气”旺出新高度。数据显示,广东2023年常住人口达1.27亿人,较2022年增长49万人,连续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在此背景下,各市人口格局有何变化?

  近日,各地市统计公报陆续发布,2023年广东省地级市的人口排名位次也逐渐明朗。数据显示,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地常住人口数量依旧占据前三位,分别为1882.7万、1779.01万和1048.53万。此外,佛山人口再创新高,达961.54万,距千万人口城市更近一步。

  从增量数据上看,2023年仅梅州、韶关及河源三市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余18市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人口正增长,其中常住人口增量前五分别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湛江,分别增加12.83万、9.29万、6.31万、4.83万、4.3万。

  研究发现,除了经济发展、产业活力两大因素外,社会服务提升与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广东不同城市人口吸引力差异化的重要原因。分析人士指出,围绕着上述关键变量因子,各个城市都在使出奇招,未来人口格局或将继续发生变化。而就广东省而言,除了做大人口基数外,还需进一步提高人才数量,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人口密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人口加速回流珠三角

  结合短期及长期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员发现广东省各地级市的人口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珠三角、粤西地区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其中珠三角地区是增量人口的主要来源。2023年,珠三角九市在人口增长上均展现出积极态势,继2022年的短暂下降后,去年均实现了显著的人口正增长,其中广州、深圳等市常住人口创历史新高。

  短期上看,2023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增量为40.33万,占全省人口增量比例高达81.97%;从长期看,珠三角地区近十年人口增量高达1211.14万人,而这一期间省内常住人口增量为1223.24万人,可以看出广东省内人口增量几乎都是来自珠三角地区,凸显了珠三角强大的人口吸引力。

  进一步分析各城市人口变动情况,从人口增量上看,广东省近十年人口增量前三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佛山,分别增长461.15万、353.68万、111.94万;从人口增速上看,近十年广东省人口增速前三城市分别为深圳、珠海、广州,增速分别为34.99%、33.86%、23.13%。

  粤东地区除了汕头市人口维持稳定增长外,揭阳、汕尾、潮州近十年人口均为负增长,但自2021年起开始止跌回升,人口增量由负转正,如揭阳2014年常住人口为581.62万,期间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557.87万,近三年回升至565.36万。

  相较之下,粤北地区普遍面临人口外流的挑战,特别是梅州和河源两市近年来人口流出情况突出,其中梅州近十年常住人口减少25.62万人。清远虽然近十年人口增长为正值,但增长幅度正在减少,另外韶关也显示出人口增长由正转负的迹象。

  产业兴人口旺

  人口流动差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活力与社会服务。

  珠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人口的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2023年,中国人均GDP为8.94万元/人,珠三角绝大部分城市均远超这一水平,其中深圳以19.45万元/人的人均GDP位列万亿GDP城市第三,吸引了大量“搞钱”的年轻人。

  相反地,梅州、韶关和河源等人口外流情况显著的城市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2023年梅州人均GDP仅为3.66万元/人,不足全国水平的一半。

  在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各市表现也十分亮眼,其中深圳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4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广州2023年“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9333.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7%;珠海“4+3”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

  受益于强大的产业活力和营商环境,珠三角地区经营主体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从中也可以窥见珠三角地区市场活力之澎湃。2023年,广州、深圳分别新增54.04万户、56.2万户经营主体,比上一年分别增加30.1%、26.4%。截至2023年末,广深两市存续市场主体分别为339.97万户、422.6万户,均居全国前列,其中企业主体分别为209.86万户、259.3万户,占比均超过61%,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其中蕴含的庞大就业机会,无疑是吸引人口流入的重要因素。

  产业兴带来人口旺,更让老百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上看,珠三角地区绝大部分城市202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821元,其中广州、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0501元、7691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8%、5.8%。

  除了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也是吸引人口的一大法宝。如与民众息息相关的交通。2023年,广州和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和第五,分别为641.5公里、567.1公里,其中广州地铁客流强度国内第一,城市交通日均出行总量4653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5.7%,绿色出行上居全国前列。佛山更是“地铁拉来的人口”的典型代表。从2010年开通全国第一条跨城地铁广佛线以来,佛山已有6条轨交在役(未含即将正式投入运营的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超过了无锡和东莞,位居普通地级市第二,仅次于苏州。地铁成为佛山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平均每天搭载42.8万人次往返广佛两城,极大地改变了佛山的城市面貌。广佛沿线的广东金融高新区,成立十余年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6万多名,其中近1/4来自广州。

  户籍新政激发人口增长新动力

  宽松的落户政策、健全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宜居宜业、和谐包容的环境,吸引大量外来人员选择在珠三角落户安居,成为人口增长的重要动因。

  从户籍人口数据上看,2023年广州户籍人口增量位列全省第一,高达 21.7万人,其中户籍迁入人口22.0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17.77万人。

  相比于中国的其他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落户政策更加宽松、更具效率。

  北京积分落户需要持有居住证,且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日前北京启动2024年的积分落户申报,与往年一样设定6000人的落户规模,实行同分同落。而在2023年,超10万人提交了申请,实际“上岸”6003人,通过率仅4.91%。

  上海“居转户”则要求持有居住证满7年,正常缴纳社保和个税累计满7年,且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一定标准。

  广州的积分落户政策要求持有居住证并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缴纳社会保险满4年;对全日制本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应届生,在规定年龄下在广州正常参保即可学历入户。

  深圳对于毕业生的核准类入户,具有全日制大专、本科和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在规定年龄下且近期在同一主体公司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以上可直接入户深圳;毕业两年内的应届生,无需社保即可入户。两周即可办理落户,深圳做到了最快。

  另外,2023年东莞、佛山两地户籍人口增量也十分显著,分别为15.43万、13.67万,其中东莞2023年户籍人口增长率高达5.27%,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东莞市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07年,东莞出台企事业人才入户暂行规定,首次打开外来人口入户之门。2010年,首次推出积分入户政策。2018年取消积分入户政策,开始实行“双五”入户政策。数据显示,东莞市户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户籍人口从2010年的181.77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307.88万人,增长69.38%。

  为进一步增强东莞对人口、人才的吸引力,近日东莞发布户籍新政,主要通过三项新政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即社保和居住年限由“双五”变“单一”、实行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先入户后就业”政策、放宽在职人才入户年龄限制等。

  同样,佛山近日发布房地产新政,放宽购房入户政策,在佛山持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即可申请入户,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

  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吸引人口变得尤为关键。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望促进新的一轮流动人口入户浪潮,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南财有数⑧|广东人口格局变迁:广深佛人口再创新高,三市陷入负增长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