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出新 银行试水认股权贷款
2024年05月18日 02:57
作者: 郝亚娟 张荣旺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601009_0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试水认股权贷款业务,成为科技金融的新打法。

  近日,南京银行(601009.SH)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登记托管4单认股权业务,成为江苏省首家落地“认股权登记+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认股权登记+贷款”业务,是目前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实现“投贷联动”的主要模式之一。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毕睿罡指出,投贷联动模式跟传统信贷业务相比的一大优势在于银行可以搭风险投资机构的便车,避免了银行筛选优质创新型企业时面临的困难。但在实际业务中,如何管理投贷联动业务中的风险、认股权在企业上市辅导期间如何处理是银行需要面对的制度障碍。

  破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认股权登记+贷款’模式可以实现信贷投放与股权融资相结合,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初创、初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非常契合的模式。”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业务是南京银行在“小股权+大债权”投贷联动模式上的创新,与传统信贷业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业务定位不同,“认股权登记+贷款”并不以获取认股权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问题,与企业建立平等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培育优质核心信贷资产端;服务模式不同,区别于传统信贷主要关注贷款服务,“认股权登记+贷款”创新银企“新”关系,以“小股权”为纽带为科企定制中长期的融资方案,进一步前置服务阶段,面向新质生产力企业,即使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南京银行也积极与企业构建“小股权”纽带关系,通过单户股权投资比例不高于3%的认股权登记,结合企业未来两年发展规划和经营策略,配套单户最高8000万元信用贷款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在风控方面,上述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认股权登记+贷款”基于以“创始人品行、团队完整性、技术领先性、产品性价比、经营可持续性”为主要甄判标准的新型信贷文化,在理念上做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基本看过去”转向“主要看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投行的视角,去判断企业未来价值与合作前景;二是从“基本看财务报表”转向“主要看团队产品”,重点关注企业团队、技术等“软信息”,把握真实经营规律;三是从“基本看抵押担保”转向“主要看经营现金流”,加强政府风险分担产品运用,围绕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经营行为,以信用、类信用等方式解决科技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

  记者注意到,除了南京银行外,多家银行也在积极参与认股权贷款业务。

  3月,农业银行(601288.SH)重庆分行首笔认股权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成功登记。本次登记的认股权为农银集团子公司农银无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标的公司为普利英(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贷款提供方为农业银行重庆渝中支行,这是重庆第一笔银行联动内部投资子公司建立“母行拓客、子公司持权”的协同服务模式开展的认股权登记,帮助企业融资1500万元。

  2022年11月,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全国首家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截至目前,北京、重庆、上海等地的区域性股权市场获批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

  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告诉记者,在“认股权登记+贷款”业务中,一方面银行贷款给企业,约定到期后还本付息;另一方面通过签订附加协议获得企业总股本一定比例的认股权或期权。该附加认股权协议一般由银行集团内投资子公司或第三方合作的投资公司与企业签署。

  在沈佳庆看来,“认股权登记+贷款”业务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并非单纯的借贷关系,而是介于债权与股权之间的一类业务,旨在通过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取来自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获得相对超额的回报,从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为早期科创企业、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打开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知名经济学家盘和林向记者分析,“认股权登记+贷款”业务不是资产质押抵押,而是权利质押贷款,抵押质押物是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认股权,而认股权要变为现金,则需要企业在资本市场有活跃的股票和认股权交易需求。

  如何推广投贷联动模式?

  “投贷联动”模式在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优势,也是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举措之一。

  毕睿罡指出,投贷联动模式想要最终达成合意涉及企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三方,然而市场上有良好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并不多,再加上这种模式本身是创新业务,也更加复杂,所以目前落地的业务比较少。

  “当前的投贷联动模式下,如果企业发展良好,的确能够给银行带来传统信贷业务无法做到的高收益,但如果企业发展不佳,此时这笔贷款造成的损失也是传统业务不可比拟的。更重要的是,风险投资活动本身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意味着投资10个项目可能9个失败,只要有1个成功,算总账还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但这样的失败率显然在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考核体下是不可想象的。如何管理投贷联动业务中的风险,如何考核相关业务的绩效需要在未来实践中不断探索,这也是许多银行出于审慎考虑、不敢大规模推行这一业务的原因。”毕睿罡说。

  前述受访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坦言,银行发力投贷联动业务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投贷联动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较难设定,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专业领域人才也比较缺乏。

  沈佳庆告诉记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试点其实早已开始,但在实际操作中,这项业务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迅速推广开来。主要面临的阻碍有三方面:

  一是国内商业银行经过长期分业经营,到逐渐探索混业经营,尚有个过程。原有的信贷文化和考核标准,使一些银行落地创新业务的主动性受到了约束。在业务品种上,银行发展投行业务仍相对较少,主要包括债券承销、财务顾问和结构化融资三个领域,但整体定位仍然在于辅助传统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

  二是风险投资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令部分商业银行望而却步。由于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虽然在实际业务中银行一般会考察企业收入、资质等情况,但仍然不能保证认股权证能在未来100%实现股权的溢价转让。作为专业VC机构而言对风险具有一定的宽容度,但这与商业银行的风控体系有较大差异。

  三是融资结构的复杂化或产生连带问题。投贷联动业务中,股权的退出需要由银行委托的投资子公司或第三方企业来履行,其中可能产生财务及法律关系处理的问题。另外被投企业如果要上市,则可能面临认股权行权时点提前、IPO不成功、估值下行或禁售期较长等问题。

  对此,沈佳庆建议,银行可以开展与市场化VC、PE机构的差异化竞争,比如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银行遇到虽然当事企业满足投贷联动的合作要求,但是企业并不情愿参与该项业务,仍然选择与熟悉的VC、PE机构进行股权合作,然后找商业银行做普通贷款。优质的科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只是一方面,往往还有对市场、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迫切需要,而这正是专业VC、PE机构的强项。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需要构建起“投后赋能”的服务矩阵,促进合作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这也是实现未来股权退出收益的保障。

  不过,在盘和林看来,认股权贷款对于银行的风险较高,而对于银行来说,债比股的确定性更高,风险更小。“银行还是要从自身角度出发,看银行是否具备承接认股权贷款的能力,银行也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力和风险偏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科技金融出新 银行试水认股权贷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