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威跟随母公司耐克裁员2% 中国市场或是未来增长关键
2024年05月16日 12:46
来源: 界面新闻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024年5月中旬,全球最大运动品巨头耐克旗下的匡威品牌,也正在进行一轮比例为2%的裁员。

  这是耐克自今年2月宣布全球启动一项2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包括全球层面2%裁员计划的一部分。在上个财年结束时,美国媒体估算耐克全球约有84000名员工。但因裁员比例过低,以及此前正常的人员流动,此轮裁员对于耐克员工影响甚微。

  作为耐克集团旗下的五大品牌之一,1908年创立的匡威(Converse)在2003年被收购,当时收购价格超3亿美元。

  收购后至今,匡威的全球总部,仍位于美国波士顿,该品牌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和其他职能部门。不过,匡威会使用来自母公司耐克的一些创新技术。

  而像在大中华区,匡威团队则和耐克大中华区一起办公,总部位于上海江湾五角场板块,耐克大中华区总部使用校园(Campus)的命名,和全球总部使用耐克签约的伟大运动员命名一样,目前大中华区总部包括刘翔楼、李娜楼和全新的易建联楼。

  北京时间5月15日,匡威的一份声明中写道:“正在重新调整一些团队,以更好地支持未来的业绩增长。我们可以确认,对匡威员工的调整变化,包含在母公司耐克2%的总体裁员计划之中,然而,我们在一个独立的时间表上进行运作。”

  耐克集团的本财年,将于2024年5月31日结束。6月下旬将发布2024财年年报。2月份宣布包括裁员在内的降本计划时,耐克方面就明确该计划在本财年结束之前完成。

  从上一个完整财年即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来看,耐克2023财年全球营收512.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在汇率不变基础上同比增长16%。其中,大中华区贡献了72.48亿美元的全财年营收,在汇率不变基础上增长4%。

  而匡威方面,上一个完整财年匡威营收为24.27亿美元,同比增长8%。换言之,在耐克全球的大盘中,匡威的营收占比只有约5%。

  到了最新一份季报,即2024财年第三季度季报发布,期内耐克集团营收124.29亿美元。得益于北美市场好于预期的增长和价格变化,整体的营收和利润超出预期。

  从整体全球运动消费来看,耐克512.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95.77亿元)体量仍是最大,是阿迪达斯的两倍多,lululemon的五倍。2023年阿迪达斯营收214.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3.22亿元),lululemon全年营收则是96.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5.63)。

  国产运动品牌方面,安踏集团营收623.56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安踏主品牌营收303.06亿元,同比增长9.3%。李宁集团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长7%。

  以单品牌而言,无论是安踏品牌还是李宁品牌,在300亿左右的体量上,增速都在高单位数增长。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市场,运动消费整体市场已经在接近饱和,不可能再像前些年一样,安踏品牌和李宁品牌,在单品牌破百亿的体量上,保持两成左右的高增长。

  而这对于匡威这样的品牌来说,再要想在中国市场挖出驱动全球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太可能。

  事实上,作为运动休闲最古老的品牌之一,匡威曾经也有多款经典鞋款,包括1917年问世的Converse All Star。几经变化过后,这一帆布鞋款在1996年单品销量破七亿双。之后,匡威也做过网球鞋和篮球鞋,多次和美国代表队合作奥运相关赞助合作,只是奥运商业模式成型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的故事了。

  1991年,匡威拿下了NBA指定比赛童鞋的合同。有一种猜测是,耐克收购匡威,就和当初阿迪达斯收购锐步一样,看中的都是NBA的官方合作合同。当然,如今耐克在全球篮球市场“一家独大”,证明其围绕篮球的产品研发、营销宣传、战略合作等决策全部正确。

  在中国市场,目前市售的是匡威的三大经典系列Chuck Taylor All Star(全明星经典帆布鞋)、Jack Purcell(开口笑)和Cons(滑板运动鞋)。其中,滑板运动方面,是耐克希望匡威能够去争夺市场的品类。

  匡威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也是几经波折,最初是1993年广东的东莞宝元鞋业取得其中国总代理,10年之后,匡威的代理权在2002年转给了江苏的昆山裕晟。一年之后的2003年,匡威被耐克集团收购,中国业务重新布局。

  无论在耐克全球,还是在中国市场,匡威看上去对耐克的大盘影响甚微。但是,如果中国市场体量仅5亿美元左右的匡威,能在中国市场贡献每年两成左右的增速,就能帮助耐克在这里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33
原标题:匡威跟随母公司耐克裁员2%,中国市场或是未来增长关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