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力推行节地葬,小型墓成主流!海葬34年 节约土地2.5万平方米
2024年05月15日 14:39
作者: 陈里予
来源: 周到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首届中国殡葬治理30人论坛近日在上海举办。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骥最新透露,在以多元主导葬方面,上海大力推行节地葬,新开墓穴小于0.6平方米,0.4平方米的小型墓成为销售的主流产品,不少公墓已开发出低于0.2平方米的墓穴;壁葬、草坪葬、树葬以及海葬等生态葬式越来越丰富。本市海葬已开展34年,共有6.2万例逝者骨灰撒入大海,节约土地2.5万平方米。 上海推广白事陪伴服务,将殡葬中介纳入综合监管范围

  作为超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人口基数巨大,殡葬需求复杂多元,托底保障和适度消费两类市场并存,传统祭扫和文化创意两种观念同在。

  “暖心主导殡、以多元主导葬、以文化主导祭。”高骥指出,

  上海在殡葬治理方面把慎终追远理念贯穿殡、葬、祭三个环节。殡的环节体现慎终,祭的环节主打追远,葬的环节既是慎终的终点,又是追远的起点。

  在以暖心主导殡方面,重在化解丧属突如其来的巨大哀痛,上海推广白事陪伴服务,让丧属的伤心事只说一次,后面流程中都由陪伴员代劳。推出花艺租借、千元套餐、帮困济丧等惠民殡葬举措,让丧属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暖心事。

  在以文化主导祭方面,上海倡导鲜花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AI复活等多样化文明祭扫活动。推出“梨花风起正清明”文化系列活动,开展 “树说思念”纪念林植树活动,让墓园成为精神寄托的载体。

  与此同时,在殡葬治理上聚焦矛盾焦点,突破难题。在成功清理非法虚假网站和网页,建成上海市殡葬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通“公民身故一件事”殡仪服务网上办理功能,市民可以在线办理遗体接运、预订礼厅、选择丧葬用品等白事服务事项,一键到达消除信息差别。

  如何将“黑中介”堵在行业之外?今年,市政府将殡葬中介纳入综合监管范围,这将更有力地促进殡葬代理服务规范有序。

  创新服务使程序更加清晰,标准更加明确

  首届中国殡葬治理30人论坛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福寿园承办。研讨殡葬治理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殡葬领域政产学研交流,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殡葬治理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则认为,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中度以上,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课题。殡葬社会治理必须要与我国人口的发展总趋势紧密相连。

  我国殡葬法制建设与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缺少一部综合性法规。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对于我国殡葬法制建设创新和殡葬法规制定,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比如,英国的殡葬法强调每个墓地应该有个公共空间,用于举行追思告别仪式或纪念活动;德国的殡葬法强调卫生安全,殡葬要达到国家卫生安全标准;日本的殡葬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规定殡葬一定要符合自然发展的法则……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琦提出,要加强对殡葬公益性的保障。殡葬具有公益属性,应与医疗、教育、养老相同,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要加快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应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使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和具有文化性。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使服务更加透明、程序更加清晰、标准更加明确、规范更加合理,让殡葬更加温暖。

(文章来源:周到)

文章来源:周到 责任编辑:3
原标题:上海大力推行节地葬,小型墓成主流!海葬34年,节约土地2.5万平方米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